要加强对老人中“特殊人群”的重点保护,如对患有COPD、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肺部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加以重视。家属应密切关注家里的老人是否有呼吸道症状变化,注意监测老人的体温。
“从目前病例统计数据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多为年龄高于70岁、有肺部或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因此,有老人的家庭,更需要加强对老年人群患病的认识和防护。需要强调的是,该病老人的临床表现不太‘典型’,亟须提醒大家注意科学防控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生。”日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专家王丽静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免疫功能下降,防不胜防易患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诸多免疫功能都会有所降低,如巨噬细胞、NK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功能,都存在下降趋势。与此同时,不少老人还有着多病共存一身的现象,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这些老人成为新型冠状病毒易感者、甚至出现危重症病例。
王静丽表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顺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其他症状较为少见。但是很多老年人起病时,可能并不伴有发热症状,可能表现为乏力、胸闷或消化道症状等临床症状。也就是说,老年患者临床表现更不典型,个别患者甚至可能以谵妄、意识障碍等症状为首发或早发症状,让人防不胜防。
针对特殊人群,需要重点保护
尽管“防不胜防”,仍然“不得不防”。如何针对老年人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的日常防护管理,该研究中心专家陈琼提到了多个注意事项。
他特别强调,要加强对老人中“特殊人群”的重点保护,如对患有COPD、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肺部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加以重视。家属应密切关注家里的老人是否有呼吸道症状变化,注意监测老人的体温,对长期家庭氧疗的老人,还要关注监测其血氧饱和度等。
“老年人首先是要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各种聚会,打牌、下棋和跳广场舞这类活动应暂停;远离咳嗽和发热的人群;同时,在不受凉的同时尽量保持房间良好的通风。外出一定要戴口罩,特别是乘电梯、坐公交,戴口罩时要把鼻梁夹子按好,保持口罩很好的密闭性。再就是要勤洗手,尤其是外出回来之后,或收了快递之后。”陈琼说。
他还补充说,家人要多关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没有住在一起的家庭,要保持与老人之间的通讯畅通,帮助他们准备好口罩和体温计、常用药等必备品。
王丽静则提示,基于老年人患病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特性,只要老人出现疑似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甚至仅仅是乏力和纳差,就要及时佩戴好口罩前往就近的综合性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合并多种疾病的老年人到医院就诊前,还应该预先写好既往慢性疾病诊断情况和所有用药(包括保健品),最好携带既往病历前往医院。
防护小贴士
专家们还细心整理了一份老年人日常防护管理的“小贴士”,提醒家有老人的家庭仔细阅读收藏。
减少外出。尽量不出门,如必须外出应戴口罩,首选N95口罩,其次为医用外科口罩。
正确洗手。洗手“节点”包括:咳嗽和打喷嚏后;制备食品前后;饭前、便后;手脏时;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洗手可使用肥皂和水,或者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
个人卫生勤防护。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者手臂弯遮挡口鼻,随后及时洗手,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防止病菌传播;避免与有呼吸道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居室多通风换气;居住环境及时清洁、消毒。
饮食营养要均衡。保证营养,适量高蛋白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不要食用野生动物及已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
有效灭活病毒。如有疑似患者,居住过的环境一定要进行清洁、消毒。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持续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