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6日上午,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经济学分会主办,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城乡消费与人口研究中心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面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课题组联合承办的第三届老龄经济学论坛在线上举行。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杜鹏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姚玲珍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袁志刚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黄少安教授,老龄经济学分会主任委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彦斌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峰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科研处副处长、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郑春荣教授,老龄经济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财经大学城乡消费与人口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汪伟教授,老龄经济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陈卫民教授、老龄经济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王春超教授,华侨大学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魏下海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陈小亮副编审,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张熠教授,老龄经济学分会秘书处总干事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张航空副教授,老龄经济学分会秘书处副总干事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吕利丹副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刘哲希副教授,以及全国各高校的师生近400人参加了会议。本次论坛主题为“人口老龄化与共同富裕”,与会专家围绕该主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上海财经大学科研处副处长、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郑春荣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
会议合影
开幕式环节,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姚玲珍教授,老龄经济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彦斌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峰教授分别致辞。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教授致辞
杜鹏教授对第三届老龄经济学论坛的顺利举行表示热烈祝贺。杜鹏教授指出,2021年底我国正式步入“老龄社会”,与此同时是我国GDP总量已连续两年突破100万亿元,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我国面临的仍然是“未富先老”,还是已转向“边富边老”或“边备边老”值得思考。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人口老龄化与共同富裕,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深入探讨老龄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相信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将为我国应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提供有益参考。
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姚玲珍教授致辞
姚玲珍教授代表上海财经大学对各位参会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上海财经大学的发展历程,以及上海财经大学在各个学科所取得的成绩。姚玲珍教授表示,日益凸显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使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面临严峻挑战,在实现共同富裕宏伟目标的过程中探讨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为新时代背景下解码共同富裕提供真知灼见,为响应《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要求、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提出前瞻性建议。
老龄经济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彦斌教授致辞
陈彦斌教授代表老龄经济学分会对上海财经大学承办本次会议表示感谢。陈彦斌教授指出,老龄经济学论坛是老龄经济学分会的标志性活动,为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高端的学习交流平台。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新征程,老龄化既是我国迈向共同富裕过程中的重要挑战,同时也是机遇,只有正确认识并处理好老龄化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抓住机遇,希望各位专家对老龄化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展开积极讨论,提出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峰教授致辞
王峰教授代表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对各位嘉宾及学者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科体系构建以及取得的学术成果。王峰教授指出,随着我国正式步入“老龄社会”,养老金支付压力增大、劳动力供求结构改变等深刻影响着居民收入差距,如何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已成为当下亟待探讨的问题。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结合理论与实践,围绕人口老龄化与共同富裕的重大问题展开讨论,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实现共同富裕建言献策。
上海财经大学科研处副处长、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郑春荣教授主持开幕式
上海财经大学城乡消费与人口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汪伟教授主持主旨演讲
老龄经济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财经大学城乡消费与人口中心主任、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汪伟教授主持了主旨演讲环节。“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袁志刚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黄少安教授,老龄经济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王春超教授,老龄经济学分会理事、华侨大学魏下海教授,老龄经济学分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陈小亮副编审,老龄经济学分会理事、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张熠教授先后发表了演讲。
复旦大学袁志刚教授:“经济发展阶段与共同富裕:公共服务均等化”
袁志刚教授发言的题目为“经济发展阶段与共同富裕:公共服务均等化”。袁志刚教授指出,人口老龄化与收入差距扩大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的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也十分严峻,直接影响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缩小收入差距的关键在于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做大蛋糕的本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充分就业,而分好蛋糕则要求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袁志刚教授认为国民收入中的“三次分配”分别体现了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身灵魂的关系,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二次分配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把公共服务均等化做好,既有助于提高城市化率、实现高质量就业,又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本提升、产业结构转型和应对人口老龄化,进而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山东大学黄少安教授:“老龄潮还是老龄化?”
黄少安教授发言的题目为“老龄潮还是老龄化?”。黄少安教授指出,近年来中国老年人口比例大幅增加的原因与发达国家有本质差别,我国当前老年人口增多的现象应解读为“老龄潮”而非“老龄化”。原因在于“老龄化”是经济高度发达、养老体系完善、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后引起的“发达病”,而我国的“未富先老”现象则是居民收入水平不高而生育和养育成本却不断攀升的结果,其实质是经济不够发达和竞争过于激烈所致。基于我国人口发展的历程,黄少安教授认为建国初期的生育政策所造成的人口过快增长(即“婴儿潮”)是导致当前“老龄潮”的重要原因,从这一角度来重新审视近二十年来中国的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他指出缓解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仍然是未来经济政策调整的重要着力点。
暨南大学王春超教授:“共同富裕下留守儿童早期补偿机制研究”
王春超教授发言的题目为“共同富裕下留守儿童早期补偿机制研究”。王春超教授指出,从长期来看,教育投资尤其是儿童早期的人力资本积累对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十分重要。由于家庭和学校在儿童人力资本积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考虑共同富裕和减少教育不平等的背景下,帮扶学龄儿童的政策需要更加精准,对父母照料时间不足、人力资本相对匮乏的农村留守儿童应当给予重点关注。王春超教授通过开展对留守儿童的家庭和学校两方面的干预实验,比较分析了父母陪伴和学校辅导对留守儿童早期人力资本发展的短期与长期影响,指出在对留守儿童的帮扶政策中,既要考虑家庭整体的收入水平,也应比较家庭照料时间投入和学校帮扶的成本与收益,从而形成减少教育不平等的有效补偿机制。
华侨大学魏下海教授:“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收入分配”
魏下海教授发言的题目为“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收入分配”。魏下海教授指出,80年代初期,我国人口结构的正“金字塔”分布是塑造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根源,但近年来的人口老龄化则显著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并加剧了代内和代际之间的收入不平等。魏下海教授从年龄和性别两个维度分析了人口结构变化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发现不同维度下的人口结构变化对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改变均有重要的解释力,而且年龄结构变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同样成立。尽管当前我国的有效劳动供给不足,但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尚未超过资本报酬的上涨,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并不能使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消失反而可能加剧,为此,应着眼于共享式的经济发展,构建良好的工资增长机制,把代际收入公平原则运用于政策制定中,避免贫困的代际传递。
中国社科院陈小亮副编审:“老龄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机制与应对策略:
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的视角”
陈小亮副编审发言的题目为“老龄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机制与应对策略: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的视角”。陈小亮副编审指出,2021年底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超过14%,意味着我国已经步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厘清人口老龄化会如何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对于保持疫情冲击下我国经济的增长动力十分重要。陈小亮副编审分别从老龄化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国际经验、老龄化影响中国货币有效性的实证研究、老龄化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要机制这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并指出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冲击时,不应该把思路局限于老龄化和货币政策本身,而是将思路延展到宏观政策“三策合一”视角,即用增长政策来提高经济增长动力,用结构政策来优化经济结构,从而提升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上海财经大学张熠教授:“区域性老龄化与最优社会保障模式选择”
张熠教授发言的题目为“区域性老龄化与最优社会保障模式选择”。张熠教授指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和程度在各区域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人口流动加剧了地区间的养老负担不平衡,此时如何选择最优的社会保障模式以兼顾效率与公平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张熠教授比较了“全国统一模式”、“区域独立模式”和“相互调剂模式”三种社会保障模式在公平和效率方面的表现,并探讨了最优人口流动规模以及最优社保基金稽核问题,发现“全国统一模式”和“区域独立模式”都不是效率最优的,“相互调剂模式”相对来说更好,通过设定最优调剂金进行区域之间的“相互协调”可以实现效率最优,但仍然需要警惕人口过度流动带来的效率损失与不公平问题。
在讨论交流环节,各位演讲嘉宾回答了参会师生提出的问题。最后,汪伟教授对与会专家的精彩致辞与演讲表示感谢,并对本次老龄经济学论坛进行了总结。汪伟教授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已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六位嘉宾分别从经济发展与公共服务均等化、“老龄潮”与“未富先老”形成的原因、人口与资源环境压力的动态变化、人口结构变化与收入分配的典型事实、留守儿童的教育补偿机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宏观政策“三策合一”、人口流动与社会保障模式选择等不同视角探讨了老龄化与共同富裕的关系,不仅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而又意犹未尽的学术盛宴,也为老龄化背景下如何推进共同富裕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思考与政策启示。
供稿:李湉湉、李骏
供图:崔亚东、吴春秀
编审: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