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5日,由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老年保健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承办的第五届北京地区医院院长论坛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地区中医院以及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院长以及专业委员会专家30余人参加了论坛。本届论坛主题为“缓和医疗与医院人文关怀”。缓和医疗是指对生命期有限的病人及其家庭的照顾,和姑息治疗、临终关怀、安宁疗护、宁养疗护密相关。本论坛即围绕“缓和医疗与医院人文环境如何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推动缓和医疗的理念深入人心。北京中医药大学谷晓红副校长担任此次论坛主席。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郭蓉娟副院长担任论坛主持。
首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马继福书记致欢迎词。随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屠志涛局长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并针对目前国内医疗形势,结合舒缓医学主题,对如何建立中医特色医养体系提出建议。屠局长强调:第一,在全国进入老龄化的背景下,如何解决老年人的养老与医疗问题,成为当前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的重要议题。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医养结合”模式备受关注。然而医养结合体系建立仍存在一些难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开创新思路。第二,今年北京拟建立医养结合试点,将加强对学术、服务、商业等模式的完善建设,真正推动医养结合体系的政策形成和标准规范。第三,中医药在医养结合体系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而且是中国特色,但是具体模式仍没有形成。互联网与中医的结合也很重要,用数据挖掘的形式对中医药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真正证明中医在医养结合中应用的科学性。
在主题报告时段,特邀嘉宾北京协和医院宁晓红教授做了题为“缓和医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报告,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诠释了缓和医学的内涵,从地域发展的角度介绍了缓和医学的现状,并结合自身的行医、教学、国外考察经历,提出缓和医学的必要性,认为应从症状控制、社会/心理/灵性支持、沟通、家庭支持、宗教信仰、多学科会诊、自然疗法、教学培训等方面将缓和医学落到实处。特邀嘉宾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李冬云教授做了题为“中医药在缓和医疗中的地位与作用”的报告,认为中医学“天人合一、整体观、身心并调”等理念与缓和医学的“全人关怀”不谋而合,且手段多样,如内服汤药、外治法、针灸理疗等,使缓和医疗更切实可行,且更为本土化。此外,着重介绍了灵性照顾和哀伤辅导在缓和医疗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生命教育开展的必要性。接着,与会院长围绕“缓和医疗”这一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自由讨论。伴随着与会院长的热烈讨论,现场高潮迭起,学术讨论氛围十分浓厚。
最后,谷晓红副校长做总结发言,她指出缓和医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也是一项亟待开展的事业,更是医院人文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经过论坛多角度多层次的探讨与交流后,基本达成以下共识:第一,对缓和医学的认识要提高,我国在缓和医学上的落后与我们的国际地位明显不符。每个人都有其完整的生命过程。解决在生命列车的最后一站谁来陪伴和怎样陪伴是一个神圣的议题。第二,缓和医学是一门融文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学科。推进落实缓和医学学科建设,尤当重视人才队伍培养,组建一支容纳多行业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人才队伍是当务之急。第三,队伍建设要分步走,“教育先行”为指导。目前协和医院已开设多年课程,北中医也有相关课程单元,下一步面临如何对研究生和本科生开展缓和医学课程。同时要提升医务工作人员的人文素养,加强在职从业者的沟通能力提升。第四,要有实践课堂,义工、学生、老师结合的实践团队要活跃在医院、社区和家庭。无论是医院的人文建设还是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临床各科室医生、教师和专业学位研究生都应当进行缓和医疗的理论及实践培训。第五,探索临床医生绩效评价体系,要把缓和医疗服务内容补充进去,以便引导提高对各科临终患者的服务水平等。总之,缓和医学的开展在大陆地区是落后的,因此才有了开展此项工作的必要性。缓和医学也是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我们任重道远,要发挥中医特色,建立中国缓和医学的新内涵,我们要汇聚更多的人,建立在京的缓和医学工作协作组推动这项工作。
论坛在浓厚热烈的学术气氛中落下帷幕,与会者纷纷表示这次论坛主题选得好、讲者水平高、交流探讨足,对医院自身发展,尤其是人文环境建设起到了积极促进和启迪作用,是一次成功圆满的大会,并期待专委会来年的论坛更精彩。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保健康复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