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之乡山东文登:新华社播发重点报道《王文水:用一生种好一“参”》
发布时间:2021-11-29
来源: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浏览:1186
文登张家产镇口子李村党支部书记王文水退伍回乡后,扎根农田40多年,成功将西洋参种植发展为特色富农产业,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辐射10万余人就业,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11月24日,新华社播发《王文水:用一生种好一“参”》,对王文水40年如一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创业、敢为人先、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进行了重点报道。
8粒种子,种出百亿产业,帮助数千户家庭致富……文登退役军人王文水在当地率先试种西洋参,首创并义务推广西洋参大田栽培技术,先后培训参农20多万人次,相关产业带动就业4万多人。 西洋参界奉他为“参宗师”,在乡亲们眼中,他却是个不穿军装、一身“军味儿”的“兵先锋”。 1979年,王文水退伍回到家乡张家产镇口子李村,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片萧索:家乡太穷了,依山而建的村子地少人多,农民一年到头辛苦种地,却收不了多少粮食。 “一定要带着乡亲们找到致富路。”王文水暗暗发誓。他向村里的药材种植好手王继振拜师学艺。老人欣赏王文水身上那股军人敢闯必胜的劲头,不仅倾囊相授,还放心地将女儿交给了他。从此,翁婿俩开启了一段不平凡的故事。 1981年,山东医药管理局决定,将口子李村作为一个西洋参试种点,委托烟台药材站专程送来11粒西洋参种子。 “这西洋参可是金贵的药材,完全靠进口,种子更是千金难买。”王继振激动地对王文水说。 他们在双顶山开出了一小块“林下田”,用手一点一点抠,清理干净土里的树根杂物,将11粒种子小心翼翼地播下去。王文水在田边用树枝搭起了窝棚,昼夜看守着。 1982年5月20日,8粒种子萌芽出土。王文水欣喜若狂。当时他还不知道,这是全省9个繁育点中唯一一个成功范例。 种活难,实现大面积种养更难。王文水开垦出更大的“试验田”,刨出深土层中未经农药化肥浸染的原始土壤,用筛子过滤后,一车车推到试验田里。 顶着炎炎烈日,忍着蚊虫叮咬,他一边观察参苗的生长习性特点,一边做笔记、查资料,一次失败了就再来一次,没日没夜地重新刨土压地……为实现大面积种养,他又从不同地点取回9种土样试种。每晚间隔2小时,他就到参田测量地温,观察西洋参的耐寒情况。这期间,他和岳父自制了各种工具,想尽了各种办法。 “太难了,失败了多少次,抹了多少次眼泪,周围也有很多人说风凉话。”回忆那段日子,王文水说,他想过很多,唯独没想过放弃,“当过兵的人,不会被这些吓退。” 经过数年攻关和磨难,他摸清了西洋参的土壤改良方法、耐寒临界温度和盖草保温保墒厚度,成为国内西洋参大田种植首创者,成功实现了西洋参从花盆、林地到农田种植的三步跨越。 经有关部门检测,文登西洋参总皂苷含量达8.8%,比进口品种高3.6个百分点;硒含量为0.08%,是美国西洋参硒含量的8倍。 成功了!王文水的半亩西洋参,第一茬就卖了5600多元!掌握了致富的金钥匙,王文水并没有只想着自家发财。岳父去世前也一再叮嘱他,要带着村民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 “种参收入高,我们也想种。但那时一斤参种子2000多块钱,种植管理我们也不懂。王文水遭这么多罪摸索出来的经验,能轻易教给我们?”村民顾淑华说出了当时大多数村民的顾虑。 王文水说:“我费这么多功夫研究种参,不就是为了乡亲们都能通过种植西洋参发家致富吗?” 他主动联系村里愿意种参的农户,将种植技术编成小册子,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 对于个别贫困户,他无偿提供种子或参苗;对不懂土壤改良的农户,他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甚至直接帮他们把参池整好。参农有问题去找他,小问题他就电话里解决,大问题他就骑车去参农的家里帮忙解决。 不少乡亲因为种参脱了贫,但王文水并未满足。1994年,他到外地考察市场时,发现干参利润比他们的鲜参涨了好几倍,“原以为已经挣到钱了,这才发现还是挣个辛苦钱,大钱都让人家挣走了。” 王文水拿出当年种参的劲头,刻苦攻关西洋参烘干技术,最终掌握了整套制作工艺。然后,他又把烘干技术无偿传授给乡亲们,短短几年间,大大小小的西洋参烘干厂遍布文登。 现在,文登西洋参种植面积稳定在5.5万多亩,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3%。 如今,王文水还在带领乡亲们种参、制参。他说,一辈子做好这一件事,值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