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新,因处于崇明北沙,且变化日新月异,故得名“北新”。近几年,面对区镇分设转型的困难局面,北新镇始终保持观念上“一盘棋”、行动上“一股劲”,汇聚起推动全镇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数据显示,2021年,北新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0.3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9%;实际利用外资100万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2000万元,同比增长2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亿元。
综合施策 经济发展加压前行
5月以来,北新镇党委书记朱静同招商团队轮番前往四川永星电子考察半导体项目。
“这一在手在谈的项目拟计划用地200亩,总投资18亿元,设备投资10亿元。”朱静表示,项目主要从事位移传感器、射频负载电阻器、芯片封装等研发生产,产品供应华为、中车、通用等大客户。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3.5亿只位移传感器及专用芯片,年应税销售20亿元,年纳税2亿元。
面对疫情冲击,北新镇持续加大力度“走出去、引进来”,对标高质量发展,以项目论英雄、凭招商比能力、从落地看作风。今年以来,北新镇实现新引进亿元以上签约项目2个,亿元以上注册项目2个,盘活存量项目6个,先后在成都、上海、南京举办4场招商活动。同时,收集有效项目信息40余条,重点在手在谈项目10余个。
为让招商引资项目谈得好、签得下,北新镇在挖掘项目信息、推动项目落地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在上海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分局各派一名专职招商人员,建立从信息获取、项目跟踪、项目服务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采取云洽谈与线下拜访相结合的形式,对意向项目实行“一对一”服务,督促项目推进。
10月8日,南通泽骅船舶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投资的船舶配套机械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吊臂起落,一派红红火火、干劲十足的忙碌景象。“该项目前期的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均已办理,主体建筑已出正负零,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该项目负责人陈卫东表示,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新增建筑面积4418平方米,新建船舶配套机械标准化厂房,新添船舶配套机械制造设备20台。
与此同时,北新镇全力以赴抓项目建设,推动更多的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近日,启东普力马机械有限公司投资的年产30万台气动工具项目正抢抓晴好天气加快推进。该项目负责人吴圣表示:“政府部门主动沉入项目建设一线,积极开辟绿色通道、开展现场服务、解决项目实际问题,有力推动了项目建设进程。”据悉,今年以来,北新镇新开工亿元以下制造业项目2个,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个。
发展离不开人才这一“助推器”。北新镇不断优化“一条龙”服务,完善“全周期”服务政策,倾力为高端人才和团队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优化社会环境,大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推动人才科技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眼下,北沿江高铁建设拉开帷幕,北新镇将放大高铁畅联带来的“乘积效应”,瞄准上海、紧盯苏南,招引一批符合本市产业定位、科技含量高的优质项目。并充分发挥驻外招商队伍能动性,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领域招引优质项目,实现主导产业提档升级。
统筹推进 打造宜居乐活家园
“早饭吃没?”“去买菜啊!” ……每天早上,家住新水湾小区的陈学昌大爷都要在小区里遛个弯,再去不远处的镇区农贸市场买菜。这样的悠闲生活,对陈学昌大爷来说,是想都没想过的事。
陈学昌家原来在三和村,靠近长江堤岸,既偏僻,又出行不便。2015年,北新镇实施中心镇建设,三和村涉及拆迁,陈学昌大爷也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
“一方庭院,是群众安居乐业的所在,是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起点,也是政府最大的民生工程。”北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威表示。近年来,北新镇立足实际和人民需求,不断推进中心镇建设,完善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先后实施中心镇区“三横两纵”道路建设并实现通车,打通整个中心镇区主脉络;完成西苑路、国信热电、天江公路、宁启铁路二期等地块拆迁,涉拆户安置工作已全部完成;推进农贸菜场、文体中心等一批重点配套项目建设,为中心镇添加发展“筹码”。如今,新水湾、祥瑞花苑、绿洲嘉园、东锦苑、丽都名邸等小区如同“珍珠”一样成链成片镶嵌在北新镇,熠熠闪光。
大刀阔斧,向“新”而兴。为系统性提升镇区形象,今年,北新镇加大投入实施民主镇区道路、污水总管提标改造、陆理街综合管线改造及主出入口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绿洲嘉园南侧横河水体治理工程等。同时,全力优化生态环境整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长效治理“散乱污”企业,大力推进控违拆违和集镇流动摊点整治工作,加大秸秆禁烧、涉气企业监管、扬尘治理、餐饮行业油烟治理等工作力度,完善污水治理、绿化美化、硬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全力打造宜居乐活家园。
如果说,中心镇各项建设为北新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带来了看得见的改善,那么各村域治理现代化中心的运营,则为北新居民带来了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村域治理现代化中心以“网格化+12345”工作机制为基础,整合网格化管理、12345热线、综合执法局、农业农村和社会事业局等职能,运用智能化、信息化等科技手段,打通上下沟通渠道,加快事件流转处置进程,切实提高为民办事落实效率。
同时,北新镇依托农家书屋建设,打造村民家门口的“文化加油站”,丰富全镇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如今,北新镇的水更清了、农田更绿了、马路更宽了、群众更精神了、生活更幸福了……
党建引领 凝聚发展强劲动力
金色十月,湛蓝的天空下,田野里风吹稻田,翻起滚滚稻浪。在冬娟家庭农场活动基地,北新镇普东村的一批老党员一起赴一场秋天的稻香之约。
在创办人于冬娟的带领下,党员们在“穗心圆”党员创业示范教育基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攻克‘旱改水’、筛选良种、开拓市场……于冬娟的农场一步步走来实属不易。”党员干部们纷纷表示,要向榜样看齐,汲取奋进力量,发挥自身价值。
“穗心圆”党员创业示范教育基地依托冬娟家庭农场这一阵地,以党建引领北新镇党员带头创业,带动群众致富,以“党建引领+党员创业示范户+产业项目”的新模式带动乡村振兴,培育更多的农业致富“领路人”,通过不定期举办技术培训、党建活动和姐妹微家等活动,逐渐成为周边党员群众创业学习的“加油站”。
近年来,北新镇结合自身优势,通过创建党群服务综合体、施简烈士纪念馆、“穗心圆”党员创业示范基地3个不同的镇域特色党建阵地,打造北新党员学习教育新坐标。阵地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不同岗位的党员,研究分类指导、分类施教、分类学习等“三不同三分类”的党性教育课程和活动。特别是针对农村特点,丰富青年党员、农村党员、老党员的教育环境和方式,在北新范围内形成党建带群建的良好氛围。
北新镇轶昌村,施简烈士纪念馆便坐落于此。这里,不仅是一座纪念馆,更是一处精神家园。纪念馆以施简烈士的革命经历为主线,讲述了这位从北新镇走出去的红军早期高级指挥员,在革命斗争年代,用满腔热血,舍小家为大家,奉献了一身的学识和胆识,也献出了一生的斗志和宝贵的生命,为后人留下了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在纪念馆中,红军学校情景课堂再现了施简任教的红军学校的场景,还原1930年左右闽西地区红军课堂的真实情景,吸引了一波波参观者驻足听课。面对一段光辉的历史,每一位参观者都在汲取着宝贵的精神力量。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向前。一部专题视频《施简》、一堂专题党课《寻访红色印记》、一节《青年干部的成长历练》青年干部教育课程,这些沉浸式教学活动,让“红色课堂”根植心中,激发党员群众在工作中全力以赴、忘我奋斗。
自建成开放以来,施简烈士纪念馆先后被列入南通市干部教育培训十大精品线路、南通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通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思想教育基地。在“五四”青年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要节点,免费接待来自全市各地的参观者达5万余人次。
“干部在施简烈士纪念馆接受思想洗礼,同附近的‘穗心圆’党员创业示范基地进行联动,在‘穗心圆’体验农场基地生活,感受农耕文化。”北新镇党委副书记陈辉表示,基地创新联动,理论联系实际,干部在实践中激励担当,培育时代新人。此外,充分利用党群服务综合体,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党员教育活动、主题党日活动,做好阵地场所、学习教育服务,构建党员教育新格局。
夕阳西下,丰收在望的稻田依旧在微风中摇曳生姿,仿佛轻声诉说着北新高质量发展的奋进故事。而有着“高铁引擎”加持的北新,必将成为经济热土,商机无限,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