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试种的200亩水稻获得丰收,今年扩种的300亩产量更高。”近日,寅阳镇林启村500亩连片稻田旁,丰瑞家庭农场农场主陆凯健高兴地告诉记者。
“稻花香里说丰年”,这是10多年前启东人难以企及的梦想。如今,全市已涌现1000多个丰瑞家庭农场这样的种稻大户。2014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仅数百亩,经过连年井喷式扩张,今年突破9万亩。
“启东滨江临海,成陆200多年,全市都是漏水的‘犟黄泥’,2012年之前没有一块稻田。”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陆健告诉记者,为了吃上“家田白米”,我市多次尝试“旱改水”,上世纪70年代曾大规模开展水稻引种工程,因效果不佳而作罢。
突破,源于一次“土尝试”。2012年,在启打工的连云港人王加法利用50亩低洼地尝试种稻,获得成功。他随后扩大种植面积,流转500亩土地,通过提升稻田四周沟河水位、机械化深耕减少土地漏水等方式种植水稻,亩产超800斤,引发轰动。
“屯水种稻”调水难、成本高,难以在市面上推广,却给了农技人员以启迪:可否通过深耕细耙,密实稻田底板,减少“犟黄泥”漏水?经过反复试验,果然奏效,由此也破解了过去数代人“旱改水”失败的原因——以人工及水牛耕耙,耕作层只有数厘米,且因田块分散、高低不平,无法密实稻田底板,堵不住漏水。
农技人员得出结论:“犟黄泥”上大规模种稻,必须有优质、连片、平坦、可灌溉的农田,还需要现代化农机及配套设施。但在当时,全市几乎没有村组能满足这样的条件。一筹莫展之际,我市吹响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号角。搁置数十年的农业“旱改水”,按下“重启键”。
2014年起,我市一方面大力推进高标田建设,一方面着力推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对连片规模种稻给予财政补贴。当年,17家种植户率先“吃螃蟹”,种植水稻4500亩,大获成功,全市农场主纷纷跟进。
驱车吕四港镇,路边“吕鲜大米”广告牌高高竖立。吕鲜人家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高浩然是哈尔滨人,2017年在吕四流转1300亩高标准农田种植水稻,此后连年扩大规模,如今种植面积超万亩。“吕四不仅海鲜好,还能产好米,是不折不扣的鱼米之乡。”
2020年,我市实现历史性逆转——从大米“购进市”变成“外销市”。“去年全市稻谷平均单产达1050斤,相较于传统的‘豆、麦’旱作模式,亩均增收超500元。”陆健感慨,驯服“犟黄泥”,收获的不只有经济效益,更在江苏东部增添了一座“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