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美艳是东兰县三石镇仁合村大累屯的一位农村中年妇女。她34年如一日,既悉心照料好百岁高龄、体弱多病的家婆,又尽心尽力地照顾着疾病缠身的78岁的老母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孝″的含义,谱写了感人至深的“孝″的赞歌。
1986年10月,黄美铯和丈夫结婚,当时家婆陆奶全已是83岁高龄,并身弱多病,丈夫又长期离家在外乡工作。从嫁入陆家的第一天起,黄美艳既要在陆家做好生产劳动、管好家务、照顾好小孩,又要照顾好家婆。由于老人家患病,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她四处求医找药治疗,每天给家婆喂饭,喂药,洗濑更衣,倒屎倒尿,翻身擦冼按摩,直至家婆病情好转。现已117岁的家婆,原来双目失明,现在眼睛重见光明,原来卧躺病床,于今生活基本能自理,精神状态良好。 黄美艳的母亲,由于两个儿子都长期在外打工,无力顾及母亲的生活。黄美艳虽然已出嫁,但她仍担当起照顾母亲的责任。平时为母亲做可口的饭莱,为母亲梳头冼脸,收拾家务,母亲突发心梗,她笫一时间送去医院做支架手术治疗,挽救了母亲的生命,为照顾好母亲,她与丈夫及儿子商量把母亲接到县城与他们居住生活,于今全家8口人四世同堂,其乐融融。黄美艳继续悉心照料着两位老人,不愧是一名尽心尽力的“好儿媳”,又是一名知恩图报的“好女儿”。 敬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百善孝为先”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与亲和力的具体体现。 家住东兰县三石镇仁合村大累屯的黄美艳,是一位勤劳朴实的农村中年妇女,她热爱党,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重家风、重家教,孝老爱亲,事迹突出,感人至深,为人正直善良,乐于助人,对待家婆尽心尽力,对待母亲也尽职尽责,赢得群众高度赞誉。 1986年10月嫁到本屯陆奶全家时,家婆陆奶全已是83岁高龄了,丈夫又长期离家在外乡工作,所以,从嫁入陆家的第一天起,黄美艳既要在陆家当好一名“好儿媳”,又要在黄家要当好一名“好女儿”。去年她的母亲黄玉芬因心梗做完支架手术后也跟随她到东兰县城生活。如今,照看117岁的家婆和78岁的生母,成为了黄美艳生活的全部。 照料家婆,无怨无悔 俗话说,婆媳关系难相处。而黄美艳与家婆相处34年,婆媳相依,和睦融融。 嫁入陆家以后,她很快就发现家婆不仅年岁已高,身体还患有多种慢性病,上世纪90年代就经常闹肚痛,带她上医院检查发现患上胃溃疡后,黄美艳不仅长年为她求医找药,还坚持一日三餐给她吃暖饭,直至病情得到好转。 十年前,家婆陆奶全身患骨质增生和腰间盘突出,病情相当复杂,经过多次住院治疗,却一直未能痊愈,老太太出院后仍然卧床,生活不能自理,黄美艳就总结以往带家婆看病经验,自己在家里张罗为家婆治疗,每天以医院病房的标准打扫卫生,始终保持房间通风和消毒;给家婆清洗全身,在患处上药防止皮肤感染,因力气小,每到给家婆翻身涂药时,都要使出全身力气,累的腰酸背痛。 前年,陆奶全因老年人白内障双眼失明了,黄美艳及时带她到医院检查并做了白内障手术治疗,让她的一只眼睛能重见光明,使她能象正常人一样生活,心里感到非常高兴。 这几年来,陆奶全经常出现因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而导致的一种呼吸困难症,一旦发病就上气不接下气,脸色发青,生命垂危。黄美艳平常十分注意观察,老太太一旦发病都能第一时间发现,并以最快速度送到医院治疗。有一次,老太太突然觉得不舒服,刚刚扶到卫生间门口就忍不住上吐下泻,身上、地上弄得全是污秽,黄美艳顾不了气味难闻,赶紧动手帮老太太脱换清洗,在最短时间内把污秽收拾干净、把老太太伺候上床,并且端水喂药,彻夜陪护。 常年照顾一个年过百岁的老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多年来黄美艳对一百多岁的家婆只有关心和惦记,从来没有半点怨言。平日里,留意气候变化,时刻记挂着家婆。夏天,气候炎热蚊子多,她为家婆装上蚊帐,晚上为家婆打开电蚊灯,等她熟睡后,关掉开关才悄悄离开;天刚一转冷,就把老人的毛衣棉衣准备好;到了冬天,为家婆准备好电热毯和热水袋,用毛巾把热水袋裹好以免烫伤。一年四季,寒来暑往,风雨无阻。得益于黄美艳的悉心照料,目前,117岁的陆奶全精神状态良好,生活基本能自理,还能行走到三百米开外的县文化广场去与老人们畅谈家事,编唱山歌,谈笑风生,被邻里传为佳话。 关心母亲,体贴入微 俗话说“母女连心”,这句话用来体现黄美艳对母亲的关爱,是最恰当不过了。 在生活上,平日里只要母亲想吃点什么,不管多远的地方,黄美艳都会抽空去买。有一次老太太想起三石街上有家米粉店的炒米粉好吃,第二天黄美艳就往返走路两个多小时找到那家店,买回了母亲爱吃的炒米粉。还有一天晚上,母亲说想吃蜜柑,黄美艳当晚就到附近种有柑果一家买回来三斤蜜柑,用手拨去外皮喂给她吃。 母亲长年患高血压病,去年6月突发心梗,黄美艳第一时间送她到医院检查并及时送往河池市人民医院做支架手术治疗,挽回了她的生命。出院后,考虑到两个兄弟远在广东打工无暇顾及母亲,黄美艳就和丈夫、儿子一起动员母亲到东兰县城与他们共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