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2023中国老年慢病大会圆满召开
发布时间:2023-07-05
来源: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浏览:10552

7月1日,2023中国老年慢病大会在上海虹桥祥源希尔顿酒店隆重召开。大会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主办,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技术指导,AGING RESEARCH杂志社和中国预防医学杂志社技术支持。大会以“科学防治慢病,助力老龄健康”为主题,将慢病管理与老龄健康贯通融合,在两天会期中设置开幕式、主旨报告、圆桌论坛和19个专题论坛;发布老年慢病防治促进行动和老年慢病管理系列指南;展示2023中国老年慢病大会征文获奖名单。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陈群,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大会主席刘维林,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大会执行主席季光,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研究员、大会执行主席吴静,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大会执行主席高和出席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陈凯先,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邱贵兴张伯礼、詹启敏、贾伟平以亲临现场或视频寄语等形式,对本次大会给予了大力支持;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国家项目专员姜晓朋,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悉尼大学、中国台湾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上海健康研究院等30余所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学者;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60余家医疗机构专家;全国各地70余位疾控中心慢病所负责人、地方卫健委代表;以及主办方代表等200余位国际国内慢病界知名专家、学者和相关政策制定与决策者汇聚一堂,共同分享170余场相关报告,涵盖老年慢病领域130余个热点、痛点、难点问题,重点探索我国慢性病管理与慢病防治的策略和方向,特别关注老年人群慢病问题,并致力于增强老年慢病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从老年教育与老年健康、老年人慢病现状、挑战及管理、医学发展的整合与思考、中药学传承创新、老年人健康保障等多个角度出发,开展一系列具有探索性、前瞻性和引领性的科研成果与创新实践的分享。大会也得到央视网、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报、解放日报东方网等百余家媒体给与广泛报道和深度专访,并在多平台上全程直播,对我国老年慢病防治与管理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与传播作用。

 01.png

应国策 谋全局

 

会议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武术队中医健身运动表演中拉开帷幕。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大会主席刘维林在致辞中指出,快速发展的老龄化使我们面临众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长寿不健康的短板突出,老年慢病高发。为此,中央制定并实施了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提出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通过实现健康老龄化,有效地应对人口老龄化。本次大会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学会贯彻落实党中央“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的具体体现,是学会使命与社会责任的担当。老年慢病防治任重道远,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落实在基层,问题导向,科学防治的原则,释放更多精彩纷呈的学术内容和研究成果,激发新的思想和创意,加强交流和合作,为我国老年慢病防治提供全面科学的解决方案。

02.png 

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大会执行主席季光在致辞中表示,我国正处于由快速老龄化向深度老龄化迈进的阶段,多种慢性病并存成为影响老年健康的主要问题。应对慢病挑战,需要全社会各行业共同努力,需要生命科学、医学科学、中医药学、人工智能大数据、人口社会学等学科交叉,创新中国医学发展模式,为慢病防治提供中国智慧,书写中国答案,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03.png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陈群在致辞中表示,希望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共同发挥学术团体的专业优势和中医药创新发展的优势,加强交流合作,推动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改善,持续提高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他希望本届大会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励更多机构和组织参与老年事业,进一步深化科学研究,形成先进的手段,为上海和全国的老年慢病工作贡献力量。

04.jpg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国家项目官员姜晓朋在致辞中强调了三个关键词,一是转型,积极应对老龄化需要整个社会的转型,这超越了卫生部门和卫生服务体系,需要采取全政府和全社会的方式推动。二是研究,推动这种全方位的转型,我们还需要很多证据、很多跨部门和跨学科的联合研究来支持决策。三是创新,信息技术和手段不断涌现,但是如何确保这些创新能够使老年人同样受益、不被落下,需要大家的共同关注。

05.png 

开幕式上首先发布了老年慢病防治促进行动。2023年3月21日,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与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正式启动该行动,以老年慢病防治5项标准编制和采信为抓手,以助力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工作为核心,以学会资源为平台,取得阶段性成果,助力实现健康老龄化。

第二项发布老年慢病管理系列指南,涵盖《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管理指南》《老年2型糖尿病慢病管理指南》《老年慢性失眠慢病管理指南》《老年骨关节炎慢病管理指南》《老年骨质疏松症慢病管理指南》《老年前列腺增生慢病管理指南》《苓桂术甘颗粒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副会长高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季光以及编撰专家代表共同启动发布仪式。

640.png 

大会共计收到811篇论文投稿,围绕慢病管理相关政策与研究、慢病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慢病临床医疗、康复、护理及照护相关领域研究、老年慢病多学科融合典型病例等十余个主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其中,优秀组织奖7家单位,一等奖13篇,二等奖19篇,三等奖33篇,优秀论文奖48篇。会上对获奖论文进行展示,部分获奖论文作者将在分论坛上分享学术成果、交流经验与心得。

聚权威 论观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凯先在《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创中国新医学之路——中医药学传承创新的实践和思考》发言中,围绕多学科交叉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的这一主题,阐发了学习和贯彻习总书记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系列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分析和论述了中医药学在当代的重要价值和作用。

06.png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发表题为《医学发展的整合与思考》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医学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贡献,但也面临着挑战,需要改变思维方式,整合医学的出现是对传统医学的补充,通过综合各种医学方法和理论,可以更好地应对健康问题。中国提出的整合医学获得了国际认可,其目标是构建整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解决健康问题。此外,改变生活习惯对预防和治疗肿瘤起着重要作用。

07.png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贾伟平以《大健康时代的慢病管理》为主题,提出慢性病防治要从仅治疗患者的生理症状与疾患,到基于患者的社会、心理、环境、个体化危险因素提供多维度、全程化、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转变,重点介绍了慢性病防治管理模式的转型案例和大数据推进医防融合式糖尿病全程管理经验。

08.png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吴玉韶发表题为《学习是未来最好的养老——老年教育与老年健康》的主题演讲。演讲中,他提出了“强化六个健康老龄观”的理念,强调学习是最佳的养老方式。这是一种更积极、主动和经济的养老选择。他指出,提升健康素养是老龄健康亟需的重点,而健康教育是关键。老年教育应转型为更具赋能性的发展模式,以在健康老龄化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

09.png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研究员、大会执行主席吴静在《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应对》中指出慢性病是我国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她深入分析了我国老年慢病状况和相关数据,并提出了综合的应对方案。她强调,要重视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应对策略的重要性,包括关注身体功能障碍和心理问题的筛查与早期干预,预防老年人失能,关注口腔健康,并重视老年人群伤害的预防。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抓手,加强慢病管理和老年健康管理,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0.png 

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心血管科主任医师、教授李小鹰发表题为《老年慢性共病的科学管理模式》的主题演讲,提出老年患者的重要特点是多种疾病共存,老年人因器官衰老、生理功能减退而易患多种慢性病,伴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快速进程,共病的患病率随增龄而增加,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群生存与健康的重要隐患,是目前全球医疗关注的热点之一,也是当前老年医学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并分享老年共病患者的管理模式等经验。

11.png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在《从医保制度改革看老年人健康保障》演讲中强调,应通过制度改革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实现从治病模式向健康保障模式的转变。这需要改变公立医院的投入机制、运行机制和分配制度,以促进医保、医疗和医药的协同发展与治理,构建一个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且可持续的健康模式。

12.png 

上海健康医学院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周亮在《践行人民至上 探索老年主动健康智能科技应对》的演讲中指出,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要议题。随着智能科技与医学的交叉融合,我们需要探索适应健康中国发展的新型“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并构建基于现代科技手段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以满足人们在不同阶段的健康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建立新业态下的全链条主动健康生态群势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推动老年主动健康科技的发展,满足老年人群体的健康需求,并为构建全面、全民参与的健康服务体系奠定基础。

13.png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教授陈国兵在《人体免疫衰老表型、机制及应用》演讲中指出,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健康亟需更多关注与研究。在这方面,免疫系统的变化尤为重要。研究人员发现衰弱特异性单核细胞的存在,同时也揭示了NEAT1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此外还建立了一种衰老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平台,并应用于实践中。这些研究成果提示了人体免疫系统在衰老和衰弱过程中的变化,并发现了潜在的分子标记物,为进一步推动老年人主动健康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和理论基础。随着中国老年人口的增加,这些研究对于改善老年人的免疫健康状况以及提供相应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640 (1).png 

复旦大学营养系主任、教授高翔认为,对于老年人来说,睡眠障碍是影响非常大的疾病,68%的老年人都存在睡眠障碍。他从三个方面解读了《营养、睡眠与生物节律》,第一是通过不宁腿综合症如何影响睡眠,第二是通过总体睡眠质量谈睡眠如何影响饮食行为;第三是节律和营养的关系。

14.png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呼吸科副主任、教授徐波研究了老年慢阻肺的多个方面,包括慢阻肺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老年人呼吸系统生理特点及在慢阻肺发病中的作用,老年慢阻肺诊断、分期与评估,老年慢阻肺稳定期的管理,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管理,老年慢阻肺合并症,老年慢阻肺的肺康复训练,对老年慢阻肺的综合治疗和管理等方面对《中国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诊治和管理》进行分享。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马晶做《整合医疗服务体系 探索医防融合慢病防治新模式》的发言,分享了一些临床案例,并提出了传统医疗模式的两大浪费问题:过度医疗和太晚治疗。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突破传统医疗服务的局限性,基于科学证据的医疗实践、加强早期诊断和干预,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来改善医疗决策和资源利用,提升服务质量,促进乡村医疗发展。

15.png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马晶做《整合医疗服务体系 探索医防融合慢病防治新模式》的发言,分享了一些临床案例,并提出了传统医疗模式的两大浪费问题:过度医疗和太晚治疗。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突破传统医疗服务的局限性,基于科学证据的医疗实践、加强早期诊断和干预,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来改善医疗决策和资源利用,提升服务质量,促进乡村医疗发展。

16.png



汇合力 促健康

 

作为大会首日最后一个环节,圆桌论坛以“整合各界力量,助力老年健康管理”为主题,由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教授陈国兵主持,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大会执行主席季光,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大会执行主席高和,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文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徐波,北京市丰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李洁等7位领导,从疾控、临床、中医、企业等角度,围绕融合、创新与赋能,分享老年健康管理服务的问题、困难、挑战和机遇。

17.png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疫病研究院院长、教育部中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谷晓红,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季光,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姚远,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高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舒静,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老年室副主任尹香君共同承担了会议的主持工作。这一出色的团队汇聚了老年学和老年医学领域多位权威专家,为会议的高效运行和专业导向提供有力保障。

大会设立了19个专题论坛,7月2日在快手、视频号、微博、中国知网、医会宝、CCMTV等平台全程直播,涵盖中医健康管理、老年慢病中医药防治、老年神经疾病、老年肿瘤与肿瘤康复、老年精神心理睡眠、安宁疗护探索、老年运动健康、老年营养与免疫力、骨质疏松和骨内科建设等领域。截至7月2日16:00,大会直播观看量超过100万人次,预计后期大会专题报道和相关视频浏览量将覆盖300万人次。

这些专题论坛集结理论探讨和实践案例,对提升我国老年慢性病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