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争鸣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长刘维林:发展居家养老产业,必须走连锁化、规模化、专业化和品牌化道路
发布时间:2018-04-29
来源: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浏览:113717

2015年1月,《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由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成为全国首部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内容的地方性法规。2015年5月1日,《条例》正式施行,这标志着北京市将把居家养老放在与机构养老同等甚至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副秘书长、北京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刘维林全程参与了《条例》的起草工作,并推动《条例》的实施,可谓是养老的专家。

如今,距离《条例》出台已经过去近三年的时间,这部备受关注的《条例》实施情况如何?给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哪些新变化?给我国养老服务行业发展提供哪些有益经验?带着这些问题,安家养老专访了刘维林会长。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长刘维林

安家养老专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长刘维林

安家养老:《条例》出台已过去三年时间,《条例》目前的实施情况如何?给北京市养老服务行业带来了哪些新变化?

刘维林:《条例》是一部带有改革性的地方法规,它首次将养老行业聚焦到居家养老服务上,旨在建立老年人居家生活服务体系,并围绕这个主旨,界定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厘清政府、市场、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关系。自法规实施以来,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步。

首先,全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大家对居家养老服务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抓养老,重点就应该抓居家养老,做养老服务,重点是居家养老服务,毕竟北京300多万老年人中,98%都选择居家养老。

其次,在具体工作层面,理顺了老龄工作体系,建立了“三边四级”养老服务体系,通过构建市级指导、区级统筹、街乡落实、社区参与的四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实现老年人在其周边、身边和床边就近享受居家养老服务。在重点工作推进上,“十三五”期间,计划建设养老驿站1000家,即嵌入式社区养老,并可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按照北京市三年行动规划,计划建设208家养老照料中心,主要辐射社区居民养老,目前已完成目标任务。并且,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腾退出的大部分物业设施都用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上,以支持养老事业发展。

医养结合工作也在不断推进中,强化了基层卫生医疗服务建设,大力提倡专业运营,重视养老行业服务人才培养,制定了北京市养老服务行业人才标准,建设护理院校,培养上岗家政员。在智慧养老领域,北京16个区都要建设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运用大数据,建设北京市“互联网+养老”模式。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也正在推进,并积极探索长护险制度。

安家养老:我国提出9073养老格局,提倡未来90%的老人在家养老,如何为这么多居家老人提供社会化服务,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应该如何开展这项工作?

刘维林:现在家庭结构朝着小型化、高龄化、空巢化和失能化的趋势发展。单靠家庭来支撑养老越来越困难。特别是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421结构,一对夫妇需要赡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甚至有的家庭还是621或者821结构,这都需要政府的支持、社会组织的进入。

居家养老社会化是我们面对养老新局势的必由之路,我们过去的模式要彻底改变。政府先前在养老中扮演的角色是大包大揽,无限责任,实际上这种定位非常不准确,它不仅从财力上不可持续,就是从政府职能定位上讲也不合理。在养老事业中,政府要转变思维方式,负责引导工作,兜底经济困难和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要发挥主体作用。不过,政府的支持不可缺少,不能让养老服务企业进来一直亏钱。企业也不能片面追求利润,必须要有长远眼光,初心和定位要好。

需要强调的是,居家养老首先是家庭的责任。子女要在经济上供养老人、生活上照料老人,并给予老人精神慰藉。还可以动员社会力量,发挥志愿者服务组织在养老事业中的作用。

安家养老:据不完全统计,北京目前拥有近万家养老服务商,但市场缺乏连锁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养老服务企业,养老服务企业如何才能脱颖而出?它们需要具备哪些基础条件和素质?

刘维林:发展老龄产业,包括养老用品、养老服务、养老金融、老年旅游和老龄地产还有很长的路。国内的企业,不管是国企、民企、社会组织、还是民非,要想成为一个品牌,需要对养老基本情况进行研究,选择好的角度进入。

现在行业内也涌现出不少成功企业,比如泰康之家系列,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也有一些连锁化、规模化经营的养老企业。养老企业要想壮大并在行业立足,必须走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和专业化道路。

安家养老:2018年1月,北京两会期间,居家养老成为热议话题,有委员认为目前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并不均衡,您认为该如何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的标准化和公共服务的均衡化?

刘维林:北京市所属的16个区,养老事业发展确实存在不平衡现象。这表现在多方面,城6区养老事业比较领先,10个郊区相对滞后些;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比较完善,但是农村居家养老还不够。这种不均衡现象只有通过发展来解决,不能为了平均而平均。

安家养老:4月11日,李克强总理在上海考察时,称赞徐汇区邻里汇养老模式让更多老年人实现居家养老,您认为政府应该如何助推此类具有成功经验的养老示范样本?

刘维林:上海推出的睦邻中心、长者之家等一些居家养老服务配套都比较到位。首先,在服务对象定位上,面向高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这些老人的需求是刚需,需要政府支持。其次房屋设施,都是由政府无偿提供的,减轻了运营机构的压力。这些都值得去学习借鉴,一定要避免养老驿站建成社区文化活动站。

安家养老:对养老产业的发展前景有哪些展望?

刘维林: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前景很光明,道路很漫长。进入养老产业领域的企业和社会组织要有耐心和定力。首先要对自己进入的细分领域做好调查研究,给企业找准定位,然后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坚持干下去。

其次,养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在过去短短的5年时间里,仅国家部委就出台涉老政策文件100多个。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文件相对宏观,跟产业落地不能有效衔接。这让不少养老服务企业也很烦恼,不知道与哪个政府部门对接,不知道政策如何落地。

另外,具体到各行政区域,企业在落地时会遇到土地、财政、税收、安全、消防等各种问题和困难。很多人在没从事养老产业前,觉得市场很大,前景广阔,进来之后不久就失去信心和耐心。不过,这些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发展才能解决,需要去坚持和坚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