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争鸣
立足老年人语言认知障碍研究服务我国老龄事业
发布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浏览:235253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加强老龄科学研究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础。探究老龄化与语言衰老之间的关系,是老龄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世界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的背景下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也是扎根中国大地、瞄准世界前沿的科学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临床价值和社会效益。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或罹患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老年人群会出现语言能力衰退或障碍现象。例如,会出现词汇提取困难、谈话缺乏重点或较易偏题、音质及其他语音特征改变、词汇丰富度及句法复杂度下降、阅读及语篇理解能力变化、书写能力退化等;而由阿尔茨海默症等疾病引起的快速语言衰老则会对老年人的语言能力形成严重损伤,包括说话内容空洞、前言不搭后语、自我/他者意识及场景意识模糊甚至丧失、出现谵妄及激越、某些类型言语行为的显著变化等,病程后期则出现少言、缄默等症状。在这一背景下,老年语言学研究及其应用正日益受到关注。

老年语言学是面向“老年人”语言现象及其背后机制而形成的一个语言学分支领域,首先面向的是老年人因正常生理及认知老化、罹患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而造成的语言蚀失或表达习惯变化等问题。随后,基于这些学理性研究,开展对正常老年人语言能力保持及特殊群体老年人言语认知康复、延缓语言认知能力退化等问题的服务与技术研发。该领域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包括减缓认知衰退过程、增加认知症早期筛查的数据形式和检测维度,为高龄化城镇建设、健康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性数据等。

为瞄准这一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产生的科学问题,同济大学成立了“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研究中心以基于多模态数据的研究为特色,对老龄化及语言蚀失、脑神经疾病、老年心理、老年看护等问题进行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为培养我国老年语言学研究队伍,研讨老年语言学发展前沿,同济大学于2019年举办了首届全国老年语言学讲习班暨学术论坛,第二届学术论坛于2020年11月8日举行。学术论坛先后受到了《人民网》、《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新闻网》等重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体现了社会对老龄化与老年语言学研究的关注与期待。

老年语言学学术论坛关注老年人生理、心理衰老与语言能力变化、老年人语言障碍与认知神经机制、老年语言学的临床应用与语言认知干预、老年语言学与老龄化社会治理、人工智能与老年语言学研究等问题,尤其基于多模态语料库实证方法的研究,探讨老年人在各个语言层级上的表现、阿尔茨海默病等退行性疾病对老年人语言认知能力的影响、语言标志物提取及语言认知干预问题,同时关注老年人上当受骗的语言陷阱等语言生活现象。

在本届论坛上,一些专家关注了老年人语言生活的现实问题。例如,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从人生不同阶段的任务引入,强调了老年语言学对于从个体维度出发的语言学研究价值,同时介绍了老年语言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标与路径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同济大学赵旭东教授着眼于当今社会上逐渐流行的疗病健身术,从文化精神医学角度剖析了这种现象得以流行的机制与思维过程,以及面向老年人的语言陷阱。

生物学视角、神经认知视角可以为老年人的语言认知衰老及神经退行性疾病产生的语言障碍提供解释机制。北京外国语大学顾曰国教授从表观遗传学的基本命题出发,介绍了表观遗传学的基本命题及其对衰老的认识,指出充盈体验式学习的重要性,探讨了如何进行老年人的人生历程语言与记忆混合现实智能康复系统的设计问题;四川外国语大学姜孟教授从帕金森患者对动词速度特征的加工损伤、对动词隐喻义的加工损失和动作一致性效应缺失等方面分析了帕金森患者动作动词加工选择性障碍的现象,并从运动-认知耦合论的角度介绍了这种现象的具身机制;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靳令经主任医师对失语症和构音障碍两种语言障碍现象的分类与表现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从病变部位、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和辅助检查等方面分析了如何鉴别这两种临床障碍。

语用话语特征因具有显著的外显性特征,正越来越受到老年语言学研究者的关注。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张惟研究员从两个实例出发,介绍了语言交流与人际互动对老年个体的重要性,并从话语分析的角度介绍了与老年人进行合作交流中的典型特征,探究了沟通互动中的各种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基础;同济大学黄立鹤副教授分析了认知健康与语用能力的关系、语用能力蚀失等问题,并分析了多模态研究范式对于老年语言学研究的意义,针对多模态视角下的老年人认知健康与言语行为研究的研究假设、研究问题与切入视角等方面展开了分析。

与此同时,提取言语障碍特征,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判断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近年来也渐成热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凌震华副教授指出了现阶段对阿尔兹海默症的筛查与诊断中存在的问题,从规则特征设计、语音特征和神经网络、文本等不同方面介绍了不同的阿尔兹海默症检测方法,此外还对认知障碍筛查量表的自动评分进行了介绍。

论坛中,还有学者关注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语言交际行为模型建构研究、汉语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言语非连贯性研究、老年语言学的历时视角与方法、老年流动人口语言能力多维度分析等问题。国内外的老年语言学研究前沿领域中出现了基于多模态语料库的正常老年人及阿尔茨海默病老年人语言能力衰退现象对比研究。相关研究对健康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及阿尔茨海默症老年人的日常言语交际过程、就医诊疗过程、认知训练及康复过程等进行多模态大数据提取,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探究该类老年群体的语言蚀失过程、交际及认知特征,服务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与研判、治疗与看护。

目前,国内学界已经认识到老年语言学的重要意义,开始有组织地引导学者开展研究。老年人语言衰老作为人类生命周期中语言发展的必然阶段,相关基础研究与应用研发需要交叉学科的支撑。我们只有充分意识到老年语言学中理论与应用、基础与研发并存的学科图景,才能更好地描写老年人语言现象、揭示语言蚀失机制并研发相关技术,切实提高老龄人口生活质量,服务老龄事业发展及健康中国战略。


黄立鹤: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