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乡动态
领航中国丨“铜鼓”回响
发布时间:2022-09-15
来源: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浏览:1113

微信图片_20221113093015.jpg

8月30 日,航拍铜鼓县大塅镇天柱峰景区。境内青山绿水、丹霞红岩、群峰耸立,森林覆盖率高达95%。摄影丨江西日报记者洪子波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记者洪怀峰)青山,碧水,轻烟,人家。初秋时节,走进铜鼓县,目之所及,处处山峦叠翠,生机盎然。

大山深处的永宁镇兴源村,林木繁茂,云锁雾绕。“山美,水甜,空气好。”来自广东的游客杨菲一家四口,在村里看山,望水,觅乡愁。

村民潘昌荣发现,游客络绎不绝,昔日冷清的村子,近年来烟火气渐浓。搬出的村民纷纷“归巢”,他们拿青山绿水做文章,建民宿、办农庄等。

世代靠山吃山的潘昌荣发现,不砍树,也能致富,在村里务工,加上房租、土地流转等进账,一年纯收入有6万余元。

时光回溯,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指出:“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一个定向领航的难忘时刻,一句心怀家国的殷殷嘱托,成为铜鼓县干部群众践行“两山”理念的坚定决心和铿锵行动。兴源村从卖木头到卖风景,村民吃上“生态饭”,正是来自绿水青山间的“铜鼓”回响。

微信图片_20221113093012.jpg

▲8月31日,无人机航拍的昌铜高速铜鼓段。气势如虹的高速公路宛如腾飞的巨龙穿越青山之间。摄影丨江西日报记者洪子波

铁心护绿,系统治理不断子孙路

每天清晨或傍晚,铜鼓县永宁镇的居民谢淼良,都会与左邻右舍相约,来到家门口定江河边的游步道散步。一路上绿树相伴,沿途还有干净漂亮的厕所、设施齐全的滨河休闲广场等。

“以前两岸居民生活污水直排入河,生活垃圾也倒在河里,水体又黑又臭,气味令人作呕。”谢淼良目睹了定江河的变化。这是铜鼓县多年来,铁心护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取得成效的生动体现。

铜鼓县地处赣西北边陲,是典型的山区县,有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20余座,林地面积200多万亩,分布在全县91个村。我省五大河流之一修河的源头也在铜鼓县境内。

在党的十八大之前,铜鼓县曾存在林木砍伐严重、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简单、河道非法采砂屡禁不止等问题。

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为了修复生态,铜鼓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停近百家小、散、乱竹木加工厂,婉拒了36个不环保的亿元项目,同时恪守“生态、耕地、水资源”三条红线,2009年开始,铜鼓县县、乡两级政府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封山育林,“十一五”开始,封山育林从引导变“铁律”。全面推行林长制和河长制,在这一过程中,坚持走群众路线,全县区划成306个森林资源管护网格,聘请460名护林员,实现对辖区内山头、地块全覆盖。

“巡山的时候见到猴子、野鸡、麂子等野生动物并不稀奇。”说起生态环境的好转,护林员魏复其满脸的自豪。仅去年铜鼓全县完成人工造林4622余亩,造林合格率100%,年度新增封山育林1万亩,修复退化林2.49万亩。

治山更兼理水,铜鼓县为呵护修河,在全县实现县级、乡(镇、场)级、村级和水库河长制全覆盖。

除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铜鼓县创新生态修复司法保护机制,对于盗伐、滥伐林木等刑事犯罪案件,将被告人能否恢复生态环境作为变更强制措施及定罪量刑的重要考量因素,破解了“毁林者服刑、荒山依旧在”的难题,同时抓住“关键少数”,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保护离任审计,实行“一票否决”。

曾接受审计的永宁镇党委书记吴明兆坦言,这清晰传递了铜鼓县对待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导向,为官一任,切不可牺牲环境换政绩。

久久为功,铜鼓县的生态家底因此更厚实了,天更蓝天了,水更清了,大地更绿了。数据显示,去年铜鼓县国考、省考断面和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森林覆盖率达88.04%,位列全省第一;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7万个/立方厘米,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铜鼓县因此被誉为“天然氧吧”。

微信图片_20221113093019.jpg

▲铜鼓县永宁镇坪田村生态茶园。摄影丨江西日报记者洪子波

潜心转型,“两山”路径越走越宽

“我村1000余人,有山林4.8万余亩,山上禁砍树、禁挖矿、禁捕猎,河里禁挖砂、禁捕鱼,我们干啥、吃啥?”如何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高桥乡花山村村民胡祥生的疑问颇具代表性。这也是铜鼓县干部群众,必须要找到的答案。

既不沿边,又不靠海,常住人口仅11.47万人,劳动力有限,不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上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国土面积占比57.97%。这对铜鼓县的发展带来不小的挑战。

“越是困难,越要保持生态立县战略定力,招商引资,绝不能什么菜都往篮子里装!”县委书记李勇军语气坚定。

怎么办?探索与思考中,铜鼓县干部群众从“两山”理念中找到答案:“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铜鼓县干部群众豁然开朗。是呀,“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谁不愿意到绿水青山的地方来投资、来发展、来工作、来生活、来旅游?从这一意义上说,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思路一变天地宽。于是,铜鼓县充分挖掘生态价值,强化“生态+”与“+生态”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培育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新业态,推进中药种植、加工、销售等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并运用信贷、担保、贴息、发展基金等方式进行金融扶持,派党员干部驻点为前来投资的客商“当保姆”,解决流转山林等难题,与省林科院、江西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北京同仁堂等科研院校和知名企业合作,以加强科技支撑。

福建客商温敏学就是众多奔着掘金林下经济而来的其中一员。“灵芝、羊肚菌、青钱柳等,对种养环境要求苛刻,我跑了全国很多地方,最后发现铜鼓县的生态环境可以匹配。”温敏学目前在铜鼓县流转了几万亩山林,在林木树干栽植铁皮石斛,林地则种植黄精、竹荪、灵芝、羊肚菌等,目前已完成投资8000万元。

无独有偶,湖南客商周其亮先后三次走进铜鼓县,最终选定大塅镇,投资16亿元,创办了汤里文旅康养度假区。

“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6%,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高达10万多个,年平均气温16℃。温泉72℃,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元素,没有比这更适合发展康养的地方了。”周其亮说,做好“生态+”康养这篇大文章,在铜鼓县大有可为。

除了森林康养、林下经济风生水起,近年来,铜鼓县还充分发挥良好生态资源优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去年,铜鼓县紧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笋(竹)精深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发力,发展富硒茶叶、中药材(黄精)、竹笋等主导产业,建成富硒示范基地9个,新增茶园种植面积875亩、中药材面积8400亩。特别是黄精产业,种植面积目前已达到5万亩,年产值超2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黄精之乡”。

今年1月至8月,铜鼓县新签约符合“生态立县”项目2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个,总投资41.82亿元。今年年初,铜鼓县还在全省率先落实碳汇项目开发,预计年均可实现收入4000万元。今年6月,投资20亿元,占地面积218亩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园已经开工;今年9月,投资21亿元,占地249亩的电子信息产业园三期已开工。

一个个项目签约落地,一个个项目开工建设,犹如一颗颗“金种子”在铜鼓县扎根生长。铜鼓县“两山”路径也由此越走越宽。


初心为民,“红绿融合”让乡亲们日子有奔头

铜鼓县不仅有“生态绿”,还有“老区红”。铜鼓县是秋收起义的源头之一,作为全国一类革命老区,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达1.8万。

为了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铜鼓县近年来在绿色转型发展过程中,不忘初心,利用生态旅游涉及面宽、辐射面广、带动性强特点,传承“老区红”,做活“生态绿”,开发“红绿相融”业态,赋能乡村振兴,让老百姓生活走上越来越有奔头的路子。截至目前,铜鼓县已成功创建公益村街、浒村新街等4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同时,结合秋收起义线、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一线一区”的实际,将县内多个乡镇旅游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全县已形成红色传承、长寿康养、民宿体验等各具特色的旅游路线。

受惠于此,高桥乡梁塅村迸发出强大的内生动力,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阔步前行。驻村第一书记方玉彪是参与者、亲历者和见证者。

“6月以来,我们村最多一天同时接待了15批次共900余名游客。”今年适逢秋收起义95周年,方玉彪成了村里的大忙人,他充当义务讲解员,一边向游客讲解村里的红色历史,一边不忘向游客推荐梁塅村。

梁塅村地处修河源头,是湘鄂赣边界山区村,山林面积2.04万亩,耕地面积1100亩。全村357户1260人,是“十四五”规划省定重点帮扶村。史料记载,湘鄂赣铜鼓县苏维埃人民政府驻梁塅梁家祠达两年之久,投身革命的梁塅英雄儿女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

近年来,该村依托山环水绕的生态环境,挖掘红色资源,打造集学、劳、游、宿、食为一体的红色研学基地、引进黄精种植、江南人参、瓜蒌、羊肚菌等生态农业项目等,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团队、研学公司、文旅企业纷纷前来打卡踩点,对接合作。如今梁塅村山区变景区、村民变员工、农事变体验,显现出强大利益链接效应,新增农家乐、民宿、休闲农园等经营主体8个。山窝窝的梁塅村不仅美起来了,还富起来了。2020年梁塅村集体收入15万元,人均纯收入6900元;去年村集体收入28万元,人均纯收入1.5万元;今年预计村集体收入可突破50万元,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2万元。

梁塅村华丽变身,在铜鼓县并非个案。永宁镇坪田村凭绿色资源与红色资源丰富,每年吸引游客10余万人。游客在村里体验打糍粑、插秧、摸鱼等活动,还能品尝有机蔬菜。有了旺盛的人气,村里发展就有了活力。目前,该村已发展超市、土特产店、农家乐、民宿20余家,初步形成了60亩药园、800亩果园、1000亩茶园、1万亩竹园的种植规模,先后引进果业企业、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进驻。村集体经济从以前的欠账500万元到现在盈余50万元。

“我们可以向游客售卖笋干等山货,林下种植黄精,养殖山鸡山羊等,村集体经济有分红,大家的腰包都鼓了起来。”村民罗桂珍说,现在家家户户实现了持续增收。

记者手记:

绿水青山成幸福靠山

因城东有一巨石,色如铜,形似鼓,击之有声,故名“铜鼓”,这是铜鼓县县名的由来。铜鼓县自古山清水秀,俨然一颗镶嵌在赣西北大地璀璨的“绿色明珠”。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点赞铜鼓县的山水:“带水清,泉石透。”

这片土地的百姓,世代靠山吃山,主要以砍林伐竹为生,但一度因滥砍滥伐,山荒了,水黄了,鸟飞了。痛定思痛,从“十一五”开始,铜鼓县确立了“生态立县”。历经16余年的坚守,收获了国家生态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等一张一张“金字招牌”。

其实,铜鼓县的“金字招牌”远不止于此,“中国红豆杉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宁红茶之乡”“中国茶业百强县”等等。这不仅折射了铜鼓县生态资源优渥,更是对铜鼓县干部群众,保护生态环境付出的肯定。

铜鼓“响”起来了,好生态引来天下客,他们或来投资、或来兴业、或来旅游、或来康养。特别是随着蒙华铁路和大广、昌铜、铜万三条高速穿境而过,距离南昌、长沙、武汉车程均在1至2小时左右,其交通区位日益凸显。

山清水秀、康养长寿,铜鼓县正成为南昌、长沙、武汉和宜春乃至周边省份旅游、休闲和康养的胜地。近年来,铜鼓县旅游人次不断增加,旅游收入不断递增。2020年,全年接待游客846.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1亿元;2021年,全年接待游客101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2亿元。鲜活的数据表明,铜鼓县卖木材已成历史,卖风景、卖生态渐入佳境。

“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不断在这片绿水青山得到印证。铜鼓县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从身边生态变好而带来的生产生活变化中,接受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一朴素的真理。

牢记嘱托,青山作证,绿水青山已成老百姓幸福靠山;感恩奋进,老区不老,风景这边独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