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福建省柘荣县黄柏乡蒲头村的梯田层层叠叠,宛如翠绿绸带,晚稻郁郁葱葱,与零星点缀其间的田螺相映成趣,预示着金秋十月即将迎来的丰收喜讯。
今年以来,蒲头村积极探索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方式,创新实施“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稻螺生态田种养模式。在精心规划的20亩示范田里,红米水稻与薄壳田螺和谐共生,预计今年红米水稻产量可达到2万斤,稻田螺产量也将突破1万斤,总产值约18万元。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也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回望往昔,乍洋乡五蒲村原党支部书记郑帮德曾以不屈不挠的精神,面对贫困和自然灾害的重重困难,他没有向命运低头,凭借坚强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开垦荒山、搭起蘑菇棚,积极发展茶叶、菌菇、养殖等多元化产业,成为当时乍洋乡首屈一指的“万元户”。 “我当时在山地上种茶、种蘑菇,把经验分享给大家。”郑帮德回忆道,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政府又给我们贴息了贷款,派人指导种植的经验。” 在郑帮德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茶叶与蘑菇种植的行列中来。茶园里,翠绿的茶叶随风轻摆,散发着阵阵清香;蘑菇棚内,一朵朵蘑菇竞相绽放,预示着又一轮的丰收。村民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谱写着五蒲村产业发展的新篇章。他的实践正是大食物观所倡导的多途径、多元化食物生产方式的生动体现。 如今,在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引领下,柘荣县正稳步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粮食安全,国之根本。保障食物供给的前提是稳住耕地“基本盘”。柘荣县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该县自然资源局通过土地整治,将荒废的水塘、历史遗留损毁采矿用地开垦改造成可用耕地,连片的荒地、旱地变成了水田、良田,“沉睡”的耕地被成功唤醒。同时,围绕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耕地占补平衡、耕地进出平衡、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等5个“一票否决”指标,实施耕地保护强化工程,确保每一寸耕地都能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柘荣县还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自2019年以来,柘荣县农业农村局已建成2.8万亩高标准农田,并积极探索和创新管护机制。该县在宁德市率先开展高标准农田设施灾损保险工作,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柘荣支公司签订协议,将全县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设施投入保险,保险年费率为3.5‰,保单一年一签,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原有管护服务的基础上加上了一道保险。保险标的涵盖所有工程,保险责任包括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并强化保险理赔定损,不仅提升了农田抗灾能力,也为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柘荣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依托自然地理条件、环境容量与资源承载力,柘荣县精心构建“两带(生态茶叶产业带、油茶加工产业带)有机串联、双片(太子参规范种植基地、乍洋南部现代高优农业经济区)引领驱动”的农业空间布局,并创新发展水果、蔬菜、食用菌、硒锌农业、畜禽、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丰富农产品供给。 记者走进位于东源乡的宁德市益智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食用菌生产车间内,自动化拌料机将麦麸、玉米芯、木屑等材料搅拌好,通过全自动打包生产线制作成菌棒,经过高压灭菌、冷却、液体菌种接种等一系列工序后进入出菇房。出菇房可智能化调控温度、湿度、通风、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让食用菌生长“安枕无忧”。 过去,食用菌生产多依赖大棚种植,极易受气温、湿度、光照等因素影响。如今,该公司通过科技赋能栽培食用菌,告别“靠天吃饭”,走向工厂化生产道路,通过利用松杉木屑栽培白色金针菇、林下灵芝生态栽培、秀珍菇工厂化智能栽培、菌渣制作有机肥等技术,实现了食用菌栽培周年化生产、反季节供应,年生产金针菇、猴头菇、玉木耳、秀珍菇、林下仿野生灵芝等食用菌550万平方尺(袋),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产品畅销福州、温州、杭州等城市,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 作为柘荣县食用菌发展重点乡镇,东源乡主动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脉搏,积极引进宁德市益智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福建恒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沃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农业企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重点发展工厂化食用菌种植和林下仿野生食用菌种植,打造“柘荣县食药用菌创业创新基地”,建设有千万袋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基地和百亩林下仿野生灵芝园。2021年,该基地入选农业部全国农村创业基地目录。 展望未来,柘荣县将继续秉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理念,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产业向多元化、高质化方向持续迈进,通过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双轮驱动,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优质、安全的食物产品,用实际行动托起群众“舌尖”上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