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策
张晋:银发经济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4-02-19
来源: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浏览:14248

前言

2024年1月17日,最新公布的中国人口现状,2023年老龄人口增加了1693万人,总人口减少了208万人。2023年年初就预计如果不出意外,2023年人口会减少200万人。2022年中国人口减少85万人,意味着从2022年开始,中国的人口到达顶峰。人口达峰之后,对于一个社会,对于整个经济都会有巨大的影响,会有巨大的改变。由此可见,这个时代是我们真真正正要面对的银发时代,面对银发经济的开始。为什么会有今天这样的情况呢?在2019年,福布斯发布了一篇文章,叫做《世界上最勤奋的人老了》。2023年开始,中国出现第一次人口高峰的退休潮,1963年开始出生的人口,从2023年开始每年超过2000万的人进入退休年龄。我们国内和国外退休标准不一样,中国目前还是以60岁作为退休标准。这些人和别的年代的区别在哪呢?这代人历经40年把深圳从传统意义上的一个渔村建设成了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大都市。这个过程,1963年的人是经历者也是建设者也是奋斗者,也是成果的享用者。这些人老了,这些人跟我们未来产业包括经济都会有很大的关联。

后疫情时代与银发经济

康养领域,中国出台了很多政策,还有保障措施,中央各种文件,这个领域非常多,三天两头就出一个文件。接下来,我会和大家分享和分析银发经济,包括今年中央第一号文件、国办一号文件、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3年开始的一系列文件,这些都为2024年银发经济一号文件的出台奠定了基础。比如2022年底提出养老服务消费被特别提为扩内需促消费的潜力。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些都为今年的银发经济到来奠定了基础。


产业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


从产业经济来看,产品、用户、渠道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目前,银发经济正处于萌芽和上升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意味着银发经济将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第一次人口高峰出现在1963年至1971年,这十年间每年出生人口超过2000万。1963年是中国三年自然灾害后的第一年,社会环境和经济状况都有所改善,导致人口大量增长。当时还没有计划生育政策,所以那个年代出生的人口很多。了解人口还需要了解城市的GDP和城市阶层状况,这有助于描绘银发经济背后的消费群体。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65岁以上人口占比后30城前30城,这些城市在银发经济领域具有潜在价值。此外,中国人口数量,包括富人阶层、中产阶级和其他人群占比,以及人均GDP消费比例的提升空间,都反映了银发经济在市场中的占比。


康养产业的市场前景与潜力


目前,中国处于轻度老龄化阶段,银发经济不仅要为65岁以上的人服务,还要为即将进入65岁以上的人服务。这两个人群的数量都在大幅增长。2023年第二季度,32个地方星级酒店的消费状况表明,在文化旅游方面有很大的价值,同时也可以看出哪些地方还有提升的空间。工信部预测,到2025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将突破12万亿,乐观估计可能会增加3万亿到5万亿的规模,达到13万亿到15万亿。


银发经济的政策及环境



关于2019-2022出台的重要政策,我们特别关注,比如国家基金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还有“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政策和举措。2021年5月31日,出台的政策里放开了三胎,但更重要的是发展老龄产业,推动各领域各行业适老化转型升级。适老化转型升级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提到这么高的高度,提到了这么重大的举措内容里面去。比如,中国2022年老龄化状况跟日本1994年老龄化率基本相当,1994年是日本泡沫经济逐步开始破灭的年代。但如果你在日本开餐厅,不考虑65岁以上的人来消费,意味着你放弃了30%最有消费能力的老人。日本在1994年开始,几乎所有企业、行业,包括社会都转型成为适老化社会。我们去日本看到它成为世界上人口最长寿的国家,同时适老化各种条件环境那么好,其实是因为老龄化过程到一个阶段,整个社会都需要做适老化转型。现在耳熟能详的日本企业,几乎都跟适老化有关,跟养老有关,比如松下、日立,日立正在做认知症机器人的研发,松下跟国内企业合作做适老化的产品,丰田推出辅助类汽车,因为他们的客群在1994年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在2022年到2023年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2024年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一号文件,从1949年开始,每年都会发布这个文件,代表着国家政策导向和政策方向。从2004年到2023年,连续将近20年,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和三农乡村振兴的。但是2024年的一号文件,是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个文件成为2024年的一号文件,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今天想与大家分享和讨论的重点,是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国办发2024年1号],其中涉及四个方面,26项举措,也是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还有一个文件也提到了银发经济这四个字,就是“十四五”期间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到建立十个银发经济产业带,银发经济这四个字以文件形式在一号文里是首次。    



银发经济就是为老年人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及为老龄化做准备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包括很多方面,产业链很长,潜力很大。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我们需要促进事业产业协同,加快银发经济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提供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这个定义里面有很多关键词,说明在供给侧方面还有很多短板。在2021年,工信部消费品司和装备司进行了一次交流,之后在6月份发布了向全社会征集老年用品的通知文件。这说明发展银发经济体现了供给侧改革的短板。

抓住银发经济的机会,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因为关系到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社会团体。银发经济是为2023年年末规模达到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21.1%的老人服务的。从2022年开始,新进入人口非常多,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意愿对品质消费、养老的追求、品质养老或品质生活的追求是银发经济的重要驱动力。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预测,2030年老龄产业潜力将占GDP五分之一,比西方发达国家还要高。在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老龄产业至少占四分之一。2050年要达到三分之一,在如此大的基数下,有很多机会,这是未来中国经济一个非常重要的重大引擎。

发展银发经济的重要路径


 (一)解难题:从居家、社区和社会活动多场景,聚焦群众七方面急难愁盼需求提出解决方案


1、助餐服务

我之前跟清华一个团队交流,他们说发明了一个喂饭机器人,稍后讲到智能化这一部分我也会提及。喂饭机器人能精准找到你的嘴,用一个挖掘机一样的耙子把餐食抓过来投送到你嘴里,但是这个研发团队忘了这个产品没有应用场景,当一个人手脚已经虚弱到抬不起来,那有可能他的吞咽功能更弱,你这种投食方面给老人会带来更多的伤害,因为吸入式肺炎是老人死亡第三位的病症,第一位是跌倒。助餐服务里面蕴含了如此多的商机。

2、拓展居家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是未来重点,国家将出台支持政策。2022—2023年家庭养老床位增加23.5万个,上门养老服务数量41.8万,居家适老化改造148.28万。机构床位数减少9万张,社区床位数增加8000张。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包括产品代购、家政预约、代办代缴、挂号取药等。陪诊师成为热门职业,但存在黄牛、骗老人等问题,急需给这个行业做标准化和专业化培训。居家养老是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重大问题。

3、发展社区便民服务

社区便民服务领域,中信国安、诚和敬等先行者亏损严重,成为先烈。如何在社区服务中找到老人和居民消费核心诉求,成为当前合理布局和建设体系的开始。国家发改委从2023年开始重点提及嵌入式服务设施,背后有资金支持,发展社区嵌入式服务成为重点倡导的方面和内容,有很多商机,是急难愁盼的服务。

4、健康服务

老人60岁后关注健康,包括综合医院、老年病医院、老年学科建设。首都医科大学等机构提供家庭医生、家庭病床、日间康复、上门问诊等服务。大型三甲医院医疗资源下沉,社区为老人做慢病管理,通过大数据或数字医疗跟踪慢性病或老年病,提供长期持续服务。

5、完善养老照护服务

中国第一批长期照护试点十四个城市,我们参与发改委的评估,去青岛、吉林等城市,同时也带着这样的问题和疑问去过日本,和日本厚生劳动省关于介护法的相关内容进行过交流。我们说一个老人最怕的是什么,是失智失能之后谁来照护,健康状况之下有医保,中国医保新农合已经普及,医保覆盖人群超过13亿,但是长期照护,意味着你在失智失能之后你的照护谁来做,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就是老百姓担忧的问题。就在刚才,我从办公室来会场之前,我们集团体系有一个其他兄弟单位的老总专门到我办公室找我,他父母一个85岁,一个80岁,父亲前两天摔跤,踝关节受伤,三个子女都上班,让我能帮助找一个养老院,幸亏我这个人不是在养老院就是在去养老院的路上,养老院院长朋友最多,我很快给他对接了一个养老院。但是我提前跟养老院说了,他到你养老院不是长住,而是到你这康复,康复完以后还希望回家,因为髋关节恢复大概需要两个月时间,这两个月在养老机构既能康复,还有营养膳食完全的保证,这就是一个过程,康复以后还是要回家,因为家永远是我们每个人的归宿。

6、丰富老年文体服务

日本有专门出版老人读物的出版社,类似《读者》文摘。老人需要适合他们的游戏和运动,文旅也在研究旅居养老的标准。旅居要科学,不能三个小时就从北方到三亚,要像候鸟一样一站站飞,但要考虑老人的具体身体状况。文旅产品是养生、养心、养老和课程、疗程、行程的结合,需要培养专业人才。中国有超过1.1亿人跳广场舞,影响力不容忽视。

7、提升农村养老服务

我们中国康养安徽团队接管18家福利院,进行适老化改造,植入央企元素。去年10月项目开业,老人生活改善,幸福指数提升。央企服务流程严苛,合作伙伴引入农户合作社经营模式。袁家村模式让老人参与旅游,既养老又有收入。发挥当地龙头企业责任,国有机构参与。

 (二)扩供给:按照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的发展要求,通过六大行动助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1、培育银发经济经营主体


银发经济经营主体的培育,国企央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中国康养作为唯一一家普惠养老企业,注重社会责任,建立可持续盈利模式。质量有保障,价格可负担,企业可持续。国企央企建立养老产业底层服务体系,带动其他机构参与,政府给予政策资金支持。

2、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推进银发经济产业园发展,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规划布局10个左右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目前一个都没有,我们在粤港澳2022年策划过一个项目,但搁置了。上周与大兴区有个中日合作经济示范区的高层对接,希望从大兴区这个示范区做一个,通过国外国内跨区域跨领域的国际性合作,打造一个银发经济产业园。银发经济产业园涵盖内容多,比如日本静冈县,他们的县是个省,这个省就是个大的银发经济产业园,涉及衣食住行各方面全有龙头性企业布局在静冈,比如有最大的肿瘤医院,这是医疗方面。有康复辅具常年的培训和交流以及展示园区,也有很多跟银发经济相关的服务业,比如静冈的农产品也在这个区域。要做一个高水平的银发经济产业园既要整合国内优质资源,同时也要引入国际的资源,之前我们也深耕多年,希望为国家银发经济做一个示范,能够真的做一些示范的作用。

3、提升行业组织效能


最近文件允许使用“中国全国”字样了,之前是禁止的。盘古智库有优势,有能力组建跨区域、跨组织、跨行业的合作平台或联合体。2023年8月14日,中国康养牵头成立了“全国康养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一个跨行业、跨地域、跨组织的人才培养平台。成立时有115家组织,包括7所本科院校、100多所职业院校、近100个从业组织,包括4家央企。现在每周都会接到一些申请表,目前已经超过200家。行业组织对行业的带动,通过这个行动就体现出来了。

4、推动品牌化发展


推动品牌化发展。中国是轮椅护理床生产大国,但品牌知名度不高,被国外品牌贴牌。要支持国产龙头企业,鼓励连锁化集团化发展,举办优质渠道对接会,参加品牌日、质量月等活动。进博会等国际性博览会上,会有大量适老化、养老相关产品、技术和服务出现,助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5、开展高标准领航行动


2021年国家还在征集老年用品,说明在这个行业里它的标准化、质量评测、验证认证工作现在都比较缺失,我们也在参与,包括服务的标准化,文化和旅游产品的标准化,用品标准化,适老化改造标准化,智能技术应用的标准化,都要在这个阶段开始工作。其实咱们自己想,举个例子,从文化旅游这个角度,让你去一个陌生的城市你会不会心里有负担,年轻人都会有,更不用说老人了。我们的负担或者我们的忧虑通过什么解决呢,通过携程类似的公信力平台,携程把差旅标准化,价格标准化了,我们在上面下个订单,不会有欺诈,不会有强制购物,不会有附带的其他条件,老人旅居如何把它标准化。标准化了,数据打通了,在北京养老,在武汉养老,在海南养老都是一样的服务,一样的价格,一样的产品,那他的顾虑就没有了,这方面的标准化才能促进老年旅居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举这个例子来说,高标准才能助力银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6、拓宽消费供给渠道


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引导电商平台、商超举办针对老人的购物节、频道、专区,鼓励子女线上线下为老人消费,打造放心便利的购物平台,同时植入孝心文化。

 (三)育产业:以需求为牵引,培育七大潜力产业,推动供给创造需求,形成更高水平动力

1、强化老年用品创新

强化老年用品创新,国家征集老年用品,意味着产品缺失严重。从2022年开始,工信部每年发布一次老年用品推广目录,有100多家企业入围。我接触过这些企业,他们为老人研发了很多产品,比如谷物牙膏,针对认知症或身体能力丧失的人群,可以吃的牙膏就有很大市场。还有,清华大学团队开发的广场舞系列,救了一个濒临倒闭的鞋厂。老人需求想象空间无限,推动老年用品创新。

2、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

斯坦福发布机器人视频,未来10年基础护理可能被机器人替代。周围有四个团队研究开源模型和数据,人工智能介入将促进康养领域发展。

3、大力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

这与智慧养老是同样的道理。以智能轮椅或护理用床为例,它们的应用场景和范围与我们对老人的认知密切相关。如果不了解老人可能出现吞咽问题,就很难研发出有效的喂饭机器人。在选择研发方向时,需要深入了解行业需求,避免出现类似将四部电机做得过强导致轮椅跑得太快的错误。

我曾见过一款日本轮椅,它加上了上坡助力、下坡刹车的功能,这使得推轮椅的人可以轻松上下坡,减轻了他们的工作压力。相比之下,国内有些研发方向可能不太实际,比如排泄机器人或外骨骼机器人。在与日本日立团队交流时得知,日本80%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研发都是为了服务老人的人,而不是直接为老人所用。

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为服务老人的人提供更好的工具。在创新产品时,尤其是为老人提供服务的产品,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而不是单纯地想象。例如,全屋智能的语音控制功能对老人可能并不实用。相反,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拉窗帘,可以给他们带来幸福感。在研发康养辅具和健康养老产品时,我们应避免过度复杂化,而要真正理解老人的需求和习惯。

4、发展抗衰老产业

旨在通过技术和产品帮助老人健康生活,这是抗衰老的一个重要方向。尽管每个人最终都会面临死亡,但如何在死亡之前过上有质量的生活,才是抗衰老应该关注的问题。功能丧失是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抗衰老产业应注重如何保持老人的健康功能,而不是过度关注美容等次要方面。中国和西方国家在养老认知上存在差距,日本养老产业以自立为核心,而中国则更倾向于为老人提供帮助。比如,我曾见过一个养老院里的老太太,她曾是中央民族大学朝鲜舞的教授,但因为担心骨折而被护工劝说坐轮椅,最后导致功能萎缩。这提醒我们,在养老服务中,如何让老人保持自立和尊严是至关重要的,而不是过度保护导致功能丧失。

5、丰富发展养老金融产品

养老金融产品的丰富和发展至关重要。一些发生的诈骗案件警示我们,老年人容易遭受经济损失。为了应对长寿带来的财务压力,我们需要更好的理财和营收方法。目前,养老财务规划和资金管理的内容还有所缺失,尤其是养老金融产品的研发。这需要国家金融政策的指导,以及参与机构如保险公司的深度研发。

6、拓展旅游服务业态

拓展旅游服务业态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文件中提出的怀旧游和青春游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可以设计出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健康旅游产品。此外,养生养老养心与旅游的结合也是一种创新,鼓励各种业态的创新,同时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确保旅居的健康发展。

7、推进适老化改造

适老化改造在标准、产品和从业人员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国家正在推进适老化改造,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完成200万个家庭的改造。适老化改造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而是一种以需求为导向的思维。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参与居家适老化改造,如海尔等。适老化改造是一个具有潜力的产业,不仅可以创造就业机会,还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四)育产业,强化关键要素支撑保障,提出支持银发经济发展壮大的六个方面创新政策

1、加强科技创新应用

加强科技创新应用是国家的重要政策方向。为了提高医疗器械准入和产品研发水平,国家可能会出台相关政策,并利用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推动自主研发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2、完善用地用房保障

完善用地用房保障对于养老机构的发展至关重要。国企央企在养老院开业方面面临着诸多限制,包括用地性质、建筑业态、装修标准和验收内容等。然而,随着银发经济的提出,政策在用地用房保障方面给予了很好的支持,比如允许在城市核心区利用老旧物业闲置用房开展嵌入式小规模机构和社区服务。相信未来会出台更多相关政策,为养老机构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3、强化财政金融支持

财政金融支持是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通过发行地方专项债和提供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为符合银发经济的产业园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中央和地方财政还为普惠养老项目提供了床位补贴和长期低息贷款,为更多机构进入这个行业提供了资金支持。这些政策已经在实际中得到了实施。

4、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是银发经济发展的关键。自2013年中国养老元年开始,这十年间,人才队伍的学习内容发生了变化。2023年6月14日,中康养宣布计划成立10所中康养产业学院,并在短短10天内吸引了40所头部中高职学校报名。经过3个月的遴选,8月14日正式开始第一批合作院校的现场遴选答辩,2024年1月完成了第一批合作院校的师资培训。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过去10年培养的学生如果沿用旧课程,将面临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因此,我们调整了课程内容和方向,以满足未来老人的需求。同时,学校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也是我们和学校共建的。这些举措都是按照国家政策支持,尤其是2023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职业教育十年规划和教育部提出的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设等政策,为银发经济发展壮大提供人才梯队建设的支持。

5、健全数据要素支撑

数字化时代需要健全数据要素支撑,针对老人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进行有效服务和管理。但数字化存在安全、监督、风险等问题,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撑,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引领银发经济的发展。

6、打击涉老诈骗行为

打击涉老诈骗行为对于保护老年人权益至关重要。这需要严格管控以投资养老、销售养老产品、代办养老保险、养老帮扶等名义进行的诈骗犯罪活动。国家需要设定严格的准入门槛,建立防范机制,包括政策出台、组织建立、体系建立以及后续评价和监督体系等方面的措施。这个文件是一个开始,后续可能还会有更多细节出台,为行业的布局和落地提供指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