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学会动态
南京老年学学会创新案例
发布时间:2020-05-07
来源: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浏览:2665

 协同发展模式有效提升学会综合能力

南京老年学学会

  

    近年来,南京老年学学会围绕市委、市政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工作部署,从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着手,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赢得学会更大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创新中求作为,在作为中求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发展模式。

一、案例背景

    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成为巨大的社会风险。南京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之一,老龄化的形势十分严峻。2018年末, 60岁以上户籍老人约146.8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1.07%,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而且呈现出增速快、高龄化、空巢化、独居化的显著特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养老服务需求,成为当前南京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南京老年学学会作为以老龄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团体,如何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转化弱势,大力提升学会的综合能力,更好地承担起新时代赋予学会的重要使命和职责,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老人?南京老年学学会深刻地认识到,必须打破封闭式的学会发展模式,走开放、合作、共赢、协同发展之路。

二、主要做法

1. 瞄准共性目标,合作项目聚焦化

共同的目标,凝聚成合作各方的统一意志,是合作协同发展的前提和灵魂。学会通过深入的跟踪调研把握各个时期南京养老服务业的热点、难点、痛点和各方的关注点。如,2017年,学会对南京城乡1000名老年人和1000名老年人子女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服务志愿者组织等进行了走访和座谈。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如何满足老年人日益迫切的精神需求和如何运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提升养老服务效率和品质等问题成为政府、学者、养老服务组织和相关企业、老年人的共同关注点,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共同目标。聚焦于共性目标,学会将老年精神关爱和智慧养老作为近两年开展合作的重点方向,合作项目的发起得到了广泛的相应,一拍即合。

2. 合纵连横,合作主体多元化

老年学研究和为老服务活动涉及老年学、社会学、心理学、老年教育、老年文化等众多学科,需要政策、人才、资金、场地等保障条件。南京老年学学会走合纵连横之路,打破学科、行业边界,大力拓宽合作范围,汇聚了多元化的合作主体。

一是政会互动。加强与老龄办、社科联、民政局等相关涉老部门的联系联络,积极承接政府任务和课题,争取工作指导和必要的政策、资金支持。

二是会会联动。学会主动与各级相关学会、协会等社会组织密切合作,联合进行课题研究、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活动。纵向上,与江苏省老年学学会及其相关专业委员会、江苏省人口学会等省级学会,玄武诗词学会等区级学会上下联动;横向上,与南京老年大学协会、南京市社会福利服务协会等携手互助。

三是会校(所)联合。学会密切联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金陵老年大学、江苏省社科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充分借力于其科研优势、人才优势,打造学术交流精品项目,推动学会各项研究和学术活动的提档升级。

四是会企联手。学会与南京俏乐一族老年文化交流中心、秦淮智慧养老服务中心等诸多为老服务企业保持着长期的密切合作关系,联手举办各种学术交流和为老服务活动,并且在相关企业建立了学会的研究基地,从而为学会的理论研究与服务实践相结合,促进研究成果的在地转化提供了实践基地和物质基础。

3. 不拘一格,合作方式多样化

在合作过程中,南京老年学学会不求所有,但求所为,以合作项目的实施效果为目标,依据开放、合作、共赢发展的原则,从项目的具体特点、各合作方的比较优势和劣势出发,不拘一格,选择最为合适的方式进行合作,形成了多样化的合作方式。

一是以发包或承接课题的方式,合作开展理论研究。如,2014年,围绕创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城市的要求,学会确定了《改革与创新南京社会养老服务体制机制》、《南京市失能老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财务规划》等四个研究课题,分别发包给南京市委党校、南京财经大学等高校;2017年,与南京市益民社会服务中心合作,承接了市老龄办的《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研究》课题;2019年,学会独立承接了江苏省老年学学会的《老年精神关爱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课题,与东南大学合作,联合承接了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南京智慧养老政策和服务体系研究》。

二是以联合主办的方式,合作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和为老服务活动。例如,2018年,在市老龄办的指导下,与南京市老年大学协会联合主办了老年大学建设与发展论坛。2017—2019年,南京老年学学会与众多单位联合,连续三年分别以“文化养老•公益与创新”、“文化养老•乐龄与健康”、“文化养老•品质生活”为主题主办了较大规模的文化养老系列高峰论坛。在联合主办过程中,学会充分发挥作为老年学研究、交流平台和纽带以及与南京各养老服务实践领域关系密切的优势,承担了整体方案策划、关系协调以及全过程实施的主导性任务;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发挥其学术站位高、联系广等优势聘请了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北京、天津等地高水平的专家学者作主旨报告,保证了论坛的前沿性和高水准;南京老年大学协会、南京社会福利服务协会等组织了南京的老年教育和文化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参与论坛研讨,凸显了论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俏乐一族老年文化交流中心等企业则为论坛的成功举办提供了资金、场地、设备等物质条件。

三是以协办的方式,助力养老服务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在这种合作方式中,学会或是承担活动策划、指导的职责,或是以学会的研究成果参与研讨交流和培训工作,或是为活动征集论文、联系邀请参与者、宣传造势。如,协助江苏省学学会老年精神关爱专委会举办了“老年精神关爱主题交流会暨老年精神关爱精品服务项目分享会”、“老年精神关爱创新服务与发展研讨会”。 2014—2019年,连续六年参与了“南京中老年养生文化艺术节”的策划指导工作。

四是以设立研究基地的方式,构建长期的合作关系。如,学会与南京俏乐一族老年文化交流中心合作,建立了“老年文化研究基地”;与江苏三槐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智慧养老实践与研究基地”。

4. 强化联系纽带  合作关系稳固化

    合作共赢,协同发展是南京老年学学会具有战略意义的发展模式,与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长期稳固和谐的合作关系是保障这一发展模式具有可持续性的关键。

一是通过人员相互任职和决策机制,从学会内部强化合作纽带。学会将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院系、相关涉老社会组织、养老服务机构和企业的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聘为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党支部成员,定期召开会长扩大会、常务理事会和支部会议,共同研究学会的工作计划,大大增强了他们对学会的归属感和推动所在单位与学会开展合作的主动性,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学会开展合作的协调成本和各种人为障碍。

二是建立联系交流制度,强化外部合作纽带。学会与市老龄办 江苏省老年学学会及其相关专业委员会等定期进行走访交流或召开工作交流会,就工作计划和合作意向进行沟通与协商。例如,2019年初,学会与江苏省老年学学会老年精神关爱专委会召开工作交流会,商议了2019年的合作框架和内容,确定了南京老年学学会承接省学会课题研究和共同开展老年精神关爱社会服务的初步意向。

三、初步成效

开放、合作、共赢发展的学会工作模式,使得南京老年学学会得以汇聚多方、多元的力量作用于学会自身建设和各项工作,有效弥补了自身的弱项,大大提升了学会的综合能力,增强了学会工作的凝聚力。

1.提升了学会的理论研究能力。2017—2019年,学会完成了《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研究》、《南京智慧养老政策和服务体系研究》、《南京老年精神关爱人才队伍研究》等6项课题研究。课题相关成果在国家部委、国家级学术团体、江苏省和南京市获得各种奖项11项,其中,全国老龄办老龄政策调研优秀成果奖1项,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4项,江苏省和南京市社科界学术大会一、二、三等奖4项,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南京市社科决策咨询二等奖1项。

     2.提升了学会的学术交流能力。2017—2019年,学会成功主办和协办了各种层次的学术论坛和研讨会11场,内容涵盖老年精神关爱、智慧养老、老年文化、老年教育和老年健康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很好的学术效应。其中,2017—2019年连续举办的三届文化养老系列高峰论坛,不论是学术水平和规模上都具有较高水平,学术交流的范围不仅面向南京和全国,更是扩大到了中国港澳台地区和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

3.提升了学会的社会服务能力。2017—2019年,学会成功主办和协办了8项为老社会服务活动,其中,既有 “南京老年文化艺术节”和“老年精神健康广场咨询”等面向全市老年人的服务活动,也有深入社区和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爱与陪伴进社区”、 “欢度中秋、喜迎国庆”老年精神关爱系列活动等,还有着力于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老年精神关爱服务培训”。这些社会服务活动深受老年人和养老服务机构的欢迎,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4.扩大了学会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学会坚持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工作模式,开展了多项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活动,学会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大提升,吸引了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2018—2019年,学会的各项活动在人民网、中国社会科学网、新华网、南京日报、扬子晚报、紫金智库网、江苏老年学研究、南京社科信息等12家媒体报道30余次。其中,文化养老系列高峰论坛引起了人民网、新华网、南京日报、扬子晚报等国内各大媒体的关注,被誉为“对中国文化养老产业提出了一个富有研究性的方向”;“养老服务•智慧共融”主题研讨会则因其内容的务实、接地气,吸引了中国社会科学网的关注,详细报道了研讨会的主要观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