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会议
活动会议
关于养老发展趋势及人才培养的思考——冯文猛主任
发布时间:2023-04-03
来源:养老人才
浏览:596

关于养老发展趋势及人才培养的思考——冯文猛主任


 11.png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第二研究室 冯文猛主任

 

 

从生育高峰来看,2022年是我国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期。1962年出生的人口进入了老年期,老龄化发展加速,老龄人口越来越多,预测到2022年,中国会整体进入老年社会。在这个背景下,老龄人口数量、比例都在增长,老年人问题会得到比较高的重视。

老年人当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人群数量和比例也会明显增加,一是因为医疗卫生技术不断提高,二是生活条件的改善。所以,在这个双杆驱动下,人活得越来越长,是未来的一个常态。

在高龄老人增加的情况下,带来的问题是什么?从年龄和失能方面来看,年龄越大,失能发生的概率越高。我们预测:将来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比例还会进一步增长,数量会明显增加;照护人才按目前这种需求,未来可能达到300至400万。总趋势就是,将来需要被照顾的人群数量会显著增加。

在这个背景下,需要更正的一个印象是什么?在中国,原来养老很多是靠家庭。家庭养老在中国历史上已经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但是在目前的背景下,有一个因素的发生,导致将来可能指望不上家庭。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家庭结构数据,家庭规模、数量会进一步下降,也就是说,整个家庭的孩子数量都会下降。

从这些年的实际调研情况看,独居和空巢状态的老人实际上已经有很多。无论城乡,比例都比较高,超过半数以上。从这个角度看,需要被照顾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依靠家庭的支持是不可能了,就越来越需要社会的支持。在这个大背景下,无论是现在还是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发展社会化的养老服务,提供这种照料非常关键。

这也反映出,国家政策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的。

十三五时期在政策上做了两个调整。一个调整是,突出了居家和社区,把机构的定位从原来的支撑改成了补充,进一步强调大部分是要依靠家庭或依靠社区养老;另外一个调整是,引入医养结合。2012年我们当时做第一本北京老龄产业报告,跟踪到现在发现一个状况,差不多90%以上的机构都会消失。留存下的机构,需要做一个核心服务,一个医疗照料。如果这个做不起来,收费上不去,机构的可持续能力是非常差的,这也成为业界达成的一个共识。

十四五时期有两个调整,一是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另一个是医养、康养相结合。两个轮子要需要重新做起来,从国家层面对养老服务体系。

老百姓这一块,我们每年会做一个1万户的入户调查,从居民角度反映情况。目前养老缺少两种服务:一是上门医疗,这是第一位。第二是机动监测、紧急救助。这是从居民角度提出的一个新需求。

导致这些变化的背景,近年来,尤其在2013之后,中国进入了养老快速发展的时期,有人也戏称2013年是养老元年。基于2012年公布的数据,当时老龄化比原来预测的速度要快的多,而人口增长速度要慢的多,这两个变化导致高层决定大力发展养老。

各类投入进入之后,经过七、八年的建设,养老的很多领域发展起来,供餐从无到有,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现在做到2.0版本。但是医疗是一个硬短板,很多东西做不了,而这又是老百姓最需求的,所以为什么在这个领域当中做改革,包括一般的机构改革,老龄司成立,老龄办转移(到卫健委),背后都是有原因的。

发展到现在,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中国未来养老的关键问题是解决不了的。业绩的实际发展、我们掌握的老百姓需求和我们观察的整个服务市场变化,都指向一个共同的方向,养老服务真有发展,但是核心需求需要满足,这是医疗类护理怎么做的问题。

另外与之相关的是智慧养老。智慧养老是什么意思?它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很多地方只是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落地,解决资源供需的距离问题、空间问题等。实测这些年看,工信部推出了一系列的视点,三个关键词:智慧、健康、养老。从顶层设计看,这三者是捆在一起的,并不是单纯的做一个。当然,可以从智慧医疗质量进行研究,但实际上做的话,应解决这些人的核心需求。这三个因素,从实际观察来看有很多经验。我们认为,将来的智慧技术,包括互联网新技术,会改变我们传统的养老模式。

为什么现在整个行业,人员的工资太低?这是一个全球问题。为什么工资低?因为服务人群的数量以及购买力低,收入源上不来。原因是,提供的服务内容只能获得这么多收入。但这些年智慧的引用确实改变了一个现状。以前认为传统的、重复性的劳动,比如照护日常生活中洗刷、消毒等,都可以用机器代替人力。那么,现在人做什么?人做需要更复杂、更加综合、更加高应急的工作。对定位做了区分。养老院里边原来非常低端、简单的工作交给机器来做,标准化且容易管理。另外一些需要康复、心理、综合管理类的,由医学院、专职学校的学生来做。这样的话,核心竞争力、核心服务水平、还有收费自然能够上去。 

整个人才市场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将来如何能够把人才真正当做人才,而不只是一个员工,这是一个观念。现在一些地方已经实实在在在做这个东西了。大家可以看到一个简单的变化,这些年进展还是很快的。2009年时做跟踪调查,当时有万名保姆进北京,在人民大会堂我们进行追踪,很多人都是过来做养老服务的,但培训比较简单,一般是两周,只培训非常简单的日常生活照料。当时去日本调研,开中老年专家会,他们介绍说,一个老人,从床上搬下来需要几步走,这个流程已经很复杂。当时上海已经派人去福冈学照护技术。从全国情况看,人员的专业化和意识都非常薄弱,但少数地区已经在发展。现在的情况是,上个月去深圳、广西巴马、北京通州现场看,人员服务体系从原来非常简单入户做一个服务,到现在可能适用到农村,要开始尝试做照料,包括在一些在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也要做一些复杂的康复护理,整个的人才发展进展很快。我也特别希望,大家要真正去实践,而不是停留在一个概念上。因为中国在过去这十年,整个养老服务体系、整个养老人才需求、整个培养模式、包括现在的人才供给,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所以,必须抓住这些变化,抓住这些需求,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结合这个情况,未来养老怎么做,政策上已经做了一些指向。未来整个养老如何提升服务质量?要解决现在有七八百万张床位、但一半空置的问题。机构为什么空置?为什么大家不来?因为提供的核心服务没有满足老人的核心要求。整个民政系统的设计也明确提出,要做好护理。到2022年,也就是两年之后,整个养老机构当中,护理型床位的占比不能低于50%,有些地方进展已经比较快。江苏当地推的很快,比例远远高于2022年的目标。从实际需求、整个养老服务来看,护理不是简单的照顾吃和住,是复杂的结合老年人健康特点、提供复杂性的护理,要求非常高。

从人才培养来说,人才分两类。第一类是能提供实操的、大量的、非简单重复劳动、需要有一定技能、符合要求、能解决核心需求的人才;第二类是管理人才,整个养老体系,养老机构运营这些年发展集聚了一些人,但离运营发展需求还是非常不够。所以,这两类人都需要培养。在培养过程当中,将来从大盘子来看,要做居家社区,因为这是养老服务的一个主要办法。要做实这一块,还得从原来磕磕绊绊做了很多年的机构开始。为什么?因为机构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包括这些年的居家上门。实际能做的,也不是马上就做居家上门,需要在机构里,或以机构为据点进行培养。有些人才在机构培养了很多年,这些人才经过培养,获得一些新的技能,从机构的照料延伸到居家的照料,做一个跳跃,开拓一些新的知识,才能不断满足大家新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