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有效破解养老服务人才专业性不强、流动性大、结构不合理等发展“瓶颈”,深圳市以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按照“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产学研用立体推进”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历教育+社会培训”,逐步走出了一条“慈善助力、校企合作、行业共建、以赛促教”的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道路,为构建高水平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老有颐养”提供了人才支撑。
关键词:养老人才;人才培养;职业技能;职业竞赛
1. 人才为先: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
政校合作共建养老学院。深圳成立了全国首家由地方民政部门与地方高校合作创建、以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为核心业务的独立法人新型事业单位——深圳健康养老学院,依托学院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加大国际合作交流。
在全省率先发布行业薪酬指导价。开展深圳市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薪酬调查工作。2020年12月,深圳在全省率先发布养老服务行业工资指导价位,促进养老服务机构规范工资收入分配,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起草养老服务人才专项扶持政策。2019年,深圳市民政局牵头起草了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1+4”文件,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开展信用登记备案,对从业人员进行分类管理;通过系统化管理,保障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入职补贴、稳岗补贴精准发放,继续教育培训有效开展。
2. 家庭为本:开展家庭户老者能力提升项目
顺应疫情防控需要建立“师资库”。2020年2月,深圳首期20名家庭护老者“种子教师”直播开课,这些教师全部来自基层一线,由老年专科医生、护士、养老机构照护师和高校教师组成。
开发线上微课实现学习“零距离”。2020年3月,深圳首批23门家庭护老者培训课程正式上线,9月升级为“乐龄e学堂”小程序,小程序包括课程点播、考试考证、活动资讯、个人中心四大核心内容和三大高体验场景应用,并持续打造100门居家照护课程,推出老年照护专项技能课程包。
3. 慈善助力:打造养老高端人才培训品牌
慈善力量助力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举办“乐龄伙伴”中国养老创新家项目。每期面向全国招募20名养老服务机构创始人、中高端管理人才、养老院院长等。每名学员获得资助10万元,学习形式包括集中学习、海内外研学、行业调研、毕业设计等。
“乐龄伙伴”凝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乐龄伙伴学员大部分是养老行业40岁以下的中青年领袖,他们大多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创始人或高级管理人员,构建了精英领衔、多元参与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4. 校企合作:共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探索“双元制”实现入学就业“零距离”。依托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健康养老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通过高考招收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按照“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与招商蛇口、华润置地、九如城等企业签署了产教融合协议,按照“养老学院+养老院”的校企合作模式共育健康养老服务人才。
探索从业人员专业化发展新路径。从社区养老服务岗位招募年青骨干,通过现代学徒制入读深圳健康养老学院,经过三年学习可获得全日制大专学历教育,开启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新路径。
开展“1+X”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和考评。2020年4月深圳健康养老学院被认定为“港澳台及大湾区‘1+X’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评站”,2020年底已完成两批120名社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5. 以赛促建:全面推动“南粤家政”工程
打造家庭护老者培训基地“作示范”。2020年11月,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批准“深圳健康养老学院”为“深圳市家政服务培训示范基地(养老服务)”。2020年12月,经广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同意,以“南粤家政”工程为依托,深圳健康养老学院实施“高端创新工匠培育改革项目”,着力培养高层次养老服务人才。
举办深圳养老护理员职业竞赛。先后举办深圳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深圳市高级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并择优推荐选手参加广东省“谷丰杯”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