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资讯
日本和德国在养老护理人才方面的举措
发布时间:2023-04-03
来源:养老人才
浏览:617

日本和德国在养老护理人才方面的举措

 

编者按:日本和德国的养老护理人才是从何而来,如何培养的?作者从两个国家护理人员需要“走心”,护理员资格取得需要在养老院学习及实践一定的课程和课时量,政府在职业教育上给予行业的高自主权、助学金制度和资金支持,以及在构筑人才梯队上采取的人才引进和瞄准全职妈妈等几方面阐述了日本和德国在做好养老护理人才方面的举措。

 

关键词:养老护理员;介护;养老教育;养老护理人才

 

每个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是夕阳无限好,还是晚景近黄昏?这需要热心养老事业的专业人士陪伴左右,温暖相随。那么日本和德国的养老护理人才是从何而来,如何培养的?

护理员“走心”日语中介护是指照顾、看护伤残人士、病人或行动不便的老人。但又不是单向的照护行为,强调在尊重被照顾人独立人格的基础上,介入并帮助其生活。从护士到护理员的转变之中,让护理员不适应的就是“谁听谁”的问题。以前在医院的时候,病人都是听医生护士的,而在养老院,护理员需要尊重老人的意愿,护理员需要“走心”。与中国人传统的家庭赡养不同,德国老人很少会要求子女来照顾自己,这个工作基本上都由护理员承担下来。虽然技术要求看上去不如国内护士高,现在这里做护理,做护理员担负的责任更大。

教学双轨制在德国,要获得养老护理员资格需要完成在养老院的实践课程以及学校的理论课程。实践与理论的双轨制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根据养老护理员的专业要求,培训课程设置了老年人居室设计、法律知识、心理调适与医学专业知识四大学习模块。与此同时,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内容总是穿插进行的,刚入校的学生,在接受两个月的学校教育,在学习了一定基础护理知识后,就进入养老机构进行实践操作。和德国养老护理注重实践一样,日本介护福祉士资格的取得,也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在各种福利机构积累450小时以上的实习经验。

 

养老教育支持在德国,政府在职业教育上给予各行业很大的自主权。正因为能够提供如此扎实的理论教育和丰富的实践环节,日本专门的介护福祉教育学校学费并不便宜,每年的学费高达一百万日元,相当于五万多人民币。好在为鼓励更多学生进入介护行业,国家设置的助学金制度能帮助学生家庭减轻负担。一般学生只需要负担,二十万日元,余下的八十万日元由政府资助。德国政府在职业教育上给予各行业商会很大的自主权,课程内容、考核标准都由商会自行商定,政府在职业教育中最重要的作用是资金支持,除了公立的职业学校是由政府拨款之外,也同样可以获得教育部门的资助,对于想要参加任何一种职业培训的学员来说,这个教育体系最大的好处就是学员不需要付学费。如果想成为一名养老护理员,学员可以向企业提出申请,企业一旦录用就会支付所有的费用,即使没有企业资助,也可以向当地劳动部门提出申请。

企业在护理员上的投入占了总费用的近八成,因为员工护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收入。不少大型养老企业都投资兴办自己的职业教育学校,既做员工的日常培训,也对外招收社会学员,而中小养老企业也积极鼓励员工参加在职培训。同样,在职人员的进修也不会影响他们在养老院的工作收入,因为每一位学员的雇主。都会把他们在这里上课六小时时间计算在工作八小时之内。除了享受政府的相关福利,德国养老还创造性地发明一种资金池模式,让企业心甘情愿地送员工去培训。所谓的资金池就是每家员工根据自己的员工数量,向一个公共账号缴纳一笔资金,如果有员工参加培训,就能从资金池中获得补助。送去的员工越多,企业获益越多。

护理员储备力量让养老界忧心忡忡的是,养老护理员的后备军严重不足。以日本为例,按照现在的人口出生率和老龄化程度,到2065年,每2.5个人中就有一个65岁的老年人,而2025年,也就是10年以后,每3个人中已经有一位65岁以上的老人,也需要介护的老人会超过两千万。而护理员的增加速度,远远跟不上老年人的增加速度,到2025年,介护人才的缺口为30万人。而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超过2亿,空巢老人已突破1亿,失能、半失能老人达到3500万,但目前护理机构中养老护理人员不到30万人,缺口高达1000万,就在不到30万的护理人员中,40岁以上的占到一半以上,高中学历以下的占到7成,护理队伍的人数和专业技能都远远落后于现实需求。这么吃香的职业,年轻人却不愿意干,原因之一是护理员这个职业不够光鲜,社会地位也不高,第二是因为护理员的收入不高,在很多国家都处于中等甚至偏下水平。

构筑人才梯队护理人才的缺乏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在吸引更多人加入老年护理行业方面,各国政府和企业都使出了浑身解数。甚至解决问题的思路也相当一致,那就是:一面从外部引进人才,一面从本国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吸引本国劳动力。德国人把目光投向了一个数量庞大的人群,那就是全职妈妈,这些妈妈经过一定的培训,就成为了身兼母亲和护理员两职的可用人才,根据数据显示,目前德国1.1万多家养老机构的六十二万从业人员中,超过60%都是非全职的,在1.2万居家护理企业的二十七万从业人员中,非全职的比例甚至超过了70%,绝大部分都是全职妈妈。众多兼职护理员对企业来说也有好处,在排班上,他们更加灵活,以尊重老人习惯为宗旨的德国养老机构中,通常三班制的时间可以被切分得更细。为了构筑具有可持续性的人才梯队,日本政府已经就介护人才的组成结构制定出下一个10年的中长期计划。

护理员这个职业在国外十分被看好,作为朝阳产业的养老业,在今后几十年内都将处于上升期,对护理员的需求紧迫,且需求量也很大,因此职业发展前景广阔,随着人们对护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少国家已经着手提高护理员的培养目标。我们发现世界各国对老年护理专业人员的需求都十分旺盛,发达国家通过免费培训、加薪、吸引外籍人员等种种途径来扩充护理梯队。无论是日本的介护,还是德国的走心,其核心都是老年人护理不仅仅是医疗护理和生活照顾,更多的是要在心理上予以关怀和爱护。

 

来源:养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