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旅居养老顺应了人们特别是老年人旅游观念的改变和对健康的追求,拓展了旅游方式,丰富了旅游内涵。“旅游资源养老化”和“养老机构互动”是市场现有的融合发展模式,“旅游和养老大整合”是市场未来的融合发展模式。随着老龄旅游者对于养生体验的追求,旅居养老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本文分析了目前院校培养旅居养老服务人才时遇到的问题和困境,并对如何培养既懂旅游又懂养老的人才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旅居养老;康养旅游;复合型人才;健康管理;旅游服务
随着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愉快、长寿”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当前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随着养生与养老、旅游、休闲健身的融合,“旅居养老”成为养老服务行业的新业态,且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旅居养老最早由中国老年学会副秘书长程勇提出,是“候鸟式养老”和“度假式养老”的融合体。老人们会在不同季节,辗转多个地方。这种养老方式是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一种积极养老的方式。老人们会在不同季节,辗转多个地方,一边旅游一边养老。与普通旅游的走马观花、行色匆匆不同,选择“旅居养老”的老人一般会在一个地方住上十天半个月甚至数月,慢游细品,以达到既健康养生、又开阔视野的目的。
老年旅游者在康养旅游过程中,更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心理感受,在康养旅游的项目选择、项目设计安排及各个环节的服务、设施设备的科学完善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健康管理专业学生或旅游专业学生已无法适应老年康养旅游市场的需要,社会需要一批既懂健康管理又擅长旅游服务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旅居养老产业服务人才还是从传统的旅游院校进行招募,所学和所用并不一定吻合。
旅居+养老
旅居倾向于旅游度假活动,而养老则主要是看护护理。院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虽然学校在促进专业的融合,培养“旅游+健康养老”的复合型学生,也将一部分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请不同分院的教师进行跨专业授课,但缺乏系统的总结。
有些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健康管理专业、休闲专业等,看似专业都与培养旅居养老产业服务人才有关,但在现实的设置上分属不同学院,专业特色前者侧重健康,后者侧重旅游,并且培养目标不明晰。因此,需进行专业融合,将健康管理专业和休闲专业进行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另外,旅居养老产业服务人才的培养应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旅游相关专业,还应该设置老年护理学、营养保健学、健康评估等专业课程,并且需随社会需求不断改进,真正形成了多层次、覆盖广的课程体系。
目前,国内院校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缺少这方面的专家能手和专业带头人,因此,养老服务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养老服务人才的主力,可以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引进来”分两方面:一是旅居养老服务具有学科交叉性,所涉及的专业包括旅游休闲、心理学、健康护理学等,可以对相关专业教师进行整合,为相关专业提供师资储备和力量;二是可以邀请优秀社会工作者、企业高管到校内作讲座报告,分析行业趋势和发展特点,让学生有较直观的认识。“走出去”是指在学校内选拔优秀教师,前往日本、欧洲、澳大利亚等养老服务专业发展较快的国家学习,为学校发展本专业提供国际上的理论视野和专业技能。
现阶段,我国康养旅游产业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高校不仅要重视“旅居+养老”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年轻、优秀的人才,更要找准“旅居+养老”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即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能够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管家型、智慧型、复合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来源:养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