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海南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不足及发展对策
发布时间:2023-03-31
来源:养老人才
浏览:830

海南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不足及发展对策

 

摘要:随着海南省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老年人对专业化养老需求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业人才的高需求与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依托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相关人才政策,通过借鉴国内外养老先行地区人才建设的宝贵经验,对海南省养老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包括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完善养老人才培养体系;养老机构与高校联合培养专业化综合型养老人才;充分利用海南候鸟型人才等。

 

关键词:养老服务业;人才需求;高层次人才;候鸟型人才

 


海南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不足

 

2017年以来,海南省政府多次出台相关人才引进政策,但整体来看,仍然无法满足自由贸易港建设人才需求,尤其是在养老领域。

 

(一)养老专业人才政策尚未完善,配套制度未建立

海南省于2017 和2018 年分别出台了《海南省柔性引进人才暂行办法》和《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要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人才发展。尽管海南省有关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的政策层出不穷,但是养老服务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尚处在起步阶段,专门针对养老人才引进培养的政策仍需完善,与之配套的养老人才保障和激励制度尚待落地生根。海南养老服务高层次人才缺口较大,这是海南省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养老专业人才缺乏,结构比例失调

1. 养老护理人员

当前,海南省养老服务行业人才市场尚不成熟。调查显示,海南省养老从业人员中承担日常护理服务和技术操作职责的养老护理员占64.47%,专业技术岗位(如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等)仅占3.95%,而从事养老服务行业超过10年的仅有6.58%。海南省的养老护理人员在养老从业人员中占比最高,这部分人主要是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养老专业知识背景,仅能提供最基础的生活照料和基本安全保障服务,无法根据老人的性格爱好和需求情况进行分类管理,不利于养老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2. 养老机构管理复合型人才

海南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发展多层次、新形式的养老服务。兼具养老专业知识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海南省养老业非常缺乏的人才。海南大多数的养老机构管理人员都是从其他服务类行业跨界而来,虽然具有一定管理能力,但缺乏养老服务的行业背景,难以对养老业发展提出专业化、建设性意见。总体来看,海南省急需引进和培养具有丰富养老服务背景,并能够对养老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3. 医疗人员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大养老护理型人才培养力度,扩大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供给,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55%,更好满足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近年来,医养结合的养老创新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本文课题组调研推算,海南省养老机构中仅有不到一半真正开展了医养结合模式,而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养老机构中的医疗人员多为医院退休离岗人员,未与大型医院直接签署医养合作项目。由于养老机构中医护人员培养机制不完善、待遇不合理、职业发展空间小,导致医疗人才流失严重。目前海南省大多数养老机构缺乏高层次专业化的康复护理人员和心理疏导人员,难以为老人提供有效的健康护理、心理治疗等服务,从长远来看,无法真正满足海南老龄化对养老服务专业化、优质化的需求。

 

(三)海南独特的“候鸟型“人才未得到充分利用

“候鸟型”人才是指来海南省季节性休养、生活、旅游,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在不改变其原有人事、档案、户籍、社保等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方式自愿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省外人才。基于海南当地得天独厚的人才资源,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多个柔性人才引进文件吸引省外优秀人才,包括养老人才为海南养老事业添砖添瓦。但目前海南省候鸟人才引进计划进程缓慢,主要原因有:一是外省人才来琼“候鸟式”从业,难以全周期服务,给海南省养老机构的经营带来了不确定性,导致一些养老服务机构对候鸟人才接受度较低;二是相关信息平台不完善,候鸟人才无法获知潜在接收单位的需求,以及可以提供的工作条件,难以融入接收单位的团队;三是“候鸟”人才的经验和社会资本的比较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激励保障制度不完善,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够等。


海南省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对策

 

以美国为代表的多个发达国家早在20 世纪50 年代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美国总结出一套成熟的养老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培养养老专业人才提供了有益借鉴。此外,北京、上海、江苏等地作为养老业发展先行地区也相继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建设养老人才队伍,值得海南省借鉴。

 

(一)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完善养老人才培养体系

面临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海南省各级政府应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对养老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一是鼓励公办、民办养老机构大力培养引进养老人才。同时,制定人才激励和保障制度,定期发放补助、津贴、奖金等,提高养老人才的福利和待遇水平。二是构建多样化养老人才培育体系,制定各类养老人才甄选标准,包括:组织管理人员、养老护理员、医疗人员等。同时,引导养老服务行业为养老人才创设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包括职业规划、职称晋升考核、能力提升培训等。

 

(二)养老机构与高校联合培养专业化综合型养老人才

利用高校教育资源,提供高质量专业课程,为养老机构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目前,海南省养老护理培训多开设于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多为技术型养老从业人员,在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养老人才方面力量不足。面对蓬勃兴起的养老服务业,依托《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提议推动高等学校设立与养老产业需求相匹配的专业或培训班,支持养老机构以“校企合作”的方式联合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以解决海南省养老业发展中人才缺乏的问题。

美国是养老机构和高校联合培养养老人才的先行示范国家,养老高层次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值得海南省学习借鉴。宾夕法尼亚大学本科生进行通识教育,硕士阶段进入养老服务专业领域深度学习,博士阶段则进行临床实践经验培养,并鼓励学生创新研究;而密歇根大学在博士阶段更加注重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培养,通过联合培养,获得精通多领域的复合型养老人才。海南省各大养老机构也可以与海南省高校合作,一方面建立跨学科的培养方案,启动“四师”联动(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公共营养师、临床康复师)的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技能综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实施“养老高级管理领军人才计划”,对养老机构负责人进行管理学和养老服务理论相关知识的培训,致力于培养一群熟知养老服务内涵、营运管理模式的管理人才,为海南养老服务业储备高层次人才。

 

(三)充分利用海南候鸟型人才

1. 大力引进候鸟人才

各地方政府重点关注人才密集区,随时留意各类养老人才的动向,充分利用社会组织和机构挖掘“候鸟型”人才,精准引进养老人才,与其签订合作意向。同时,也要接受各种人才毛遂自荐,满足海南省养老业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

2. 搭建候鸟人才沟通平台,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

省级政府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人才引进政策,带头搭建候鸟人才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候鸟型(包括养老)人才资料库,规范人才信息填报流程,及时更新人才信息。同时,充分考虑各类候鸟型养老人才自我实现和专业沟通的需求,根据养老人才专业性质实施分类管理,设置经验交流板块,通过探讨交流、经验分享,形成对海南省养老服务业发展行之有效的建议。此外,信息沟通平台还可以定期推送各种养老活动,鼓励候鸟型人才切实参与到养老业建设中,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

3. 建立候鸟人才保障制度,提高候鸟人才归属感

为吸引高层次候鸟型养老人才,提高人才服务海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候鸟人才的激励和保障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合理提高候鸟型养老人才的福利待遇。首先,要保障高层次候鸟人才的合理收入,针对其工资较高而带来的高赋税可以根据其贡献情况,在合法前提下,采取返税减税政策;其次,采取人才绩效评估,表现结果为优秀的,可享受优惠待遇;另外,对能够提出海南省养老业发展建设性意见并被政府采纳的人才实施奖励。二是加大对“候鸟型”人才的保障力度,包括基本生活需求、经费需求、权益保障等。明确候鸟型人才和养老机构双方的责任义务,对人才住房、交通等基本需求给予资金支持,为候鸟型养老人才购买补充保险,以保障其工作期间的安全,增强归属感。同时,对于养老机构聘请高层次候鸟型人才的经费支出政府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

 

 

来源:养老人才